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狡焉思逞的意思、狡焉思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狡焉思逞的解釋

見“ 狡焉思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狡焉思逞(jiǎo yān sī chěng)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現多用于書面語,形容心懷詭計、伺機作亂或圖謀不軌的行為。以下從釋義、出處、用法及權威引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礎釋義


二、典故與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左傳·成公九年》:

“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

此處指楚國企圖借機擴張疆土。後世引申為“心懷不軌,伺機作亂”,如清代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載:

“狡焉思逞之計,殆無時或息耳。”

《左傳》原文參考 | 魏源《聖武記》摘錄


三、現代用法與例句

  1. 貶義色彩:多用于批判敵對勢力或陰謀者。

  2. 適用場景:

    • 描述政治陰謀、軍事挑釁或商業惡性競争。
    • 警示潛在風險時使用,如:“嚴防恐怖分子狡焉思逞。”

四、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謂懷貪詐之心圖謀侵人之國。”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2. 《古漢語成語典故詞典》:

    “指狡詐之徒時刻伺機實現其陰謀。”

    (中華書局,2009年版)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形容狡猾地企圖得逞。”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五、語義辨析


參考資料:

  1. 漢典“狡焉思逞”詞條:https://www.zdic.net/hans/%E7%8B%A1%E7%84%89%E6%80%9D%E9%80%9E
  2. 國學大師《左傳》數據庫:https://www.guoxuedashi.com/zuo_zhuan/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網絡擴展解釋

“狡焉思逞”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釋義

指懷有貪婪狡詐的野心,企圖侵略或侵害他人或他國。該詞多用于描述侵略者的陰謀意圖。


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出自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諸夷以中國之易欺也,法人将問滇桂,英人将問藏粵……德、奧、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2. 現代用例:魯迅《文化偏至論》中也曾引用,形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野心。
  3. 語法: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


示例與背景

該成語常見于近代曆史語境,尤其用于描述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對中國的殖民企圖。例如康有為在維新變法期間,以此警示清廷警惕西方列強的侵略意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原文或魯迅相關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道人寶髻八座尚書鄙諺婵媛啜哺待教戴着鬥笠親嘴迩續棐彜風雷之變鳳笙服更負隅咯巴冠辭汩陳庪縣皇邸虺隤駕靈矯惑假飾絜矢鯨鵬進擢窘弊雞桑吉問集腋為裘考詞靈宮吝簡啰喽描補廟市乃纔鬧飲泥耳籠首篣筤攀欄跑碼頭佩衿頻數撲簌起花頭青鶴铨政審辨省題詩升虛事目四節私衙亡道王友王正月濊貉五帝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