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未讀完的書。 宋 陸遊 《病中作》詩:“一病二十日,直愁難自還,殘書不成讀,長夜隻供閑。” 宋 劉克莊 《挽陳北山》詩:“握筆臨池慣,殘書映雪勤。”
以下是關于“殘書”的詳細解釋:
殘書(拼音:cán shū)字面指殘破不全的書籍,或未讀完的書。其含義可從兩方面理解:
比喻知識淺陋
常用來形容學問不全面或知識儲備不足。例如:
“金鼎之争并非小事……陸羽被那半本殘書攪得焦頭爛額”(小說中的比喻用法)。
象征未竟之事
宋代詩人陸遊在《病中作》中寫道:
“殘書不成讀,長夜隻供閑”,表達因病中斷讀書的遺憾。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在古籍中的用例,可參考陸遊、劉克莊的詩詞原文。
殘書指的是古籍、書籍或文獻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或者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完整傳承下來的書籍。
殘書的部首為“殳”,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它由5個筆畫組成。
殘書的來源多種多樣,可能是因為歲月的流逝,書籍受到自然風化等因素的損壞。也可能是在曆史事件中被敵對勢力破壞或意外毀損。
對應繁體字為「殘書」。
古時對殘書的寫法并無特别規範,多采用傳統的繁體字書寫方式。因為殘書屬于古籍範疇,所以其書法風格會更傾向于古代的字體書寫方式。
1. 面對這些殘書,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進行修複和保護。 2. 這個圖書館專門收藏了大量的殘書。
殘缺、整理、修複、保護、妥善保存
缺頁、破損書籍、腐朽文獻
完整書籍、完好文獻、完整傳世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