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和勇氣。《北齊書·杜弼傳》:“箭雖注,不射;刀雖舉,不擊;矟雖按,不刺。爾猶頓喪魂膽。”
“魂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指代人的精神和勇氣,多用于形容人在極端情境下的心理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魂膽”由“魂”(指精神、心靈)和“膽”(指勇氣、膽量)組成,整體表示人在面臨巨大壓力、恐懼或挑戰時的精神狀态與膽量。它既可描述因驚吓導緻的心理崩潰(如“魂膽俱喪”),也可形容無畏的勇氣(如“一身魂膽”)。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北齊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收錄的例句。
《魂膽》一詞指的是人的勇氣和膽量,特指在面對困難、挑戰或危險時的勇敢和堅毅。
《魂膽》的部首分别是鬼(鬼身骨)和⾳(音|聲),總計14畫。
《魂膽》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羅大經的《南國冷石扉》中,其後成為文人墨客常用詞彙,用來形容人的勇氣和膽量。
《魂膽》在繁體字中為「魂膽」。
在古代漢字中,《魂膽》的寫法稍有不同,魂字的古字形為「䰟」,膽字的古字形為「膽」。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巨大的魂膽,毫不退縮。
2. 志願者們在抗擊自然災害中展現了無比的魂膽。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有擁有魂膽才能戰勝困難。
1. 魂靈:指人的精神和靈魂。
2. 膽怯:指膽小、害怕。
3. 勇氣:指人在面對困難、危險時的勇敢心态。
1. 膽量:指人的膽識和毅力。
2. 堅韌:指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堅強不退。
3. 剛毅:指人的意志堅定,不怕艱難。
1. 膽怯:指膽小、害怕。
2. 怯懦:指膽小且軟弱,不敢面對困難。
3. 膽小:指膽子小、容易害怕,缺乏勇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