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洛薄的意思、洛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洛薄的解釋

落魄。窮困失意。洛,通“ 落 ”;薄,通“ 魄 ”。《漢書·王莽傳下》“ 新都 哀侯 小被病, 功顯君 素耆酒,疑帝本非我家子也” 顔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言 莽 母洛薄嗜酒,淫逸得 莽 耳,非 王氏 子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洛薄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洛水淺灘或近水之地

“洛”指洛水(古代重要河流,今河南洛河),“薄”通“泊”,意為水淺或靠近水邊的地帶。該義項強調地理特征,多用于古籍中描述具體地點。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23頁“洛”字條目釋例。

二、通假義:落魄、潦倒失意

此為常見通假用法。“洛薄”通“落薄”(“落拓”的異寫),形容人境遇困頓、生活潦倒或性情放浪不羁。例如:

“他一生洛薄,卻詩酒自娛。”

來源:

  1.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薄”字義項四引《古今韻會舉要》
  2. 《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洛”字條

現代使用建議

今日常用“落魄”或“落拓”,學術及文學創作中若需用通假形式,可保留“洛薄”以顯古意,但需标注說明。

權威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建議規範用詞為“落魄”。

網絡擴展解釋

“洛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需結合文獻及通假字現象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與構成

    • 拼音為luò báo(或luò bó,存在方言差異)。
    • 由“洛”和“薄”組成,二者均為通假字:“洛”通“落”,“薄”通“魄”,因此“洛薄”實際等同于“落魄”。
  2. 核心含義

    • 指窮困失意、境遇潦倒,多形容人生活困頓或精神萎靡的狀态。例如《漢書·王莽傳》中提到“洛薄嗜酒”,即用此意。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

    • 最早見于《漢書·王莽傳下》,三國時期如淳的注釋提到王莽之母“洛薄嗜酒”,暗示其生活放蕩、境遇不佳。
    • 唐代顔師古在《漢書注》中進一步解釋為“落魄”。
  2. 通假現象

    • 古漢語中常見以音近字替代本字。“洛”與“落”、“薄”與“魄”因發音相近而通用,屬于文字假借現象。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洛薄”可引申為“才能或品德低劣”,但此說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落魄”的衍生義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四、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書》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像圖寶鄰比薩揚人不禁不由不知所為城郭澄漪赤道傳揚翠盈盈電石氣電視台凍僵鬥齒牙二想反根芳芷分茶服冕公羊汗號寒乞浣雪圜則環轉胡耉晶波炯誡九三鼎拘纏孔章狂憃狂章窺玉刳舟累盛靈帝眇風冥籍能為拟抵逆格骞蕩芊緜樵服青烏經閏日山竹審賞手梏説白道緑唐衢痛哭特價天将雄師貼耳體形土窯子五熟釜象膽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