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妒忌。冒,通“ 媢 ”;疾,通“ 嫉 ”。《書·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 蔡沉 集傳:“冒,《大學》作‘媢’,忌也。”《呂氏春秋·懷寵》:“若此而猶有憂恨冒疾遂過不聽者,雖行武焉亦可矣。” 陳奇猷 校釋:“冒疾即媢嫉。”
“冒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冒疾”指妒忌,屬于通假字現象: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需注意與字面“冒+疾病”的誤讀區分,例如中“防止感冒疾病”的例句屬于現代誤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等工具書。
冒疾(mào j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疾病初起時的迹象。它形容疾病剛剛開始出現,還未展現明顯症狀。
冒疾的部首是疒(疔疒)。
冒疾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冒疾是由“冒”和“疾”兩個字組成。
繁體字“冒疾”為「冒疾」。
古代的字體書寫形式稍有不同,古時候“冒疾”的字寫作“冃疾”。
1.他最近感覺有些乏力,可能是冒疾的征兆。
2.醫生說他的頭痛是冒疾的表現。
1.冒頭(mào tóu):指事情剛開始,尚處于初始階段。
2.冒昧(mào mèi):指行為過于直接或越過禮數的做法。
初發、初現、初現象、初期症狀。
明顯、明顯症狀、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