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绶的意思、墨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绶的解釋

結在印鈕上的黑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 秦 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後漢書·蔡邕傳》:“墨綬長吏,職典理人。”後因以“墨綬”作為縣官及其職權的象征。 唐 岑參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詩:“縣花迎墨綬,關柳拂銅章。” 宋 司馬光 《送上雒王推官經臣》詩:“墨綬百裡宰,紅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昔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墨绶”是中國古代官制中的特定術語,其含義和象征意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墨绶指結在官印鈕上的黑色絲帶,是漢代縣級官員(縣令、縣長)的職級标志。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記載,漢代規定: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秩千石至六百石),萬戶以下設縣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其官印配黑色绶帶。

二、曆史背景與象征

  1. 職級标識:漢代官員以印绶顔色區分等級,墨绶對應“銅印黑绶”,代表秩級在“比六百石至三百石”的縣級官員。
  2. 職權象征:因縣令、長直接治理地方,《後漢書·蔡邕傳》提到“墨绶長吏,職典理人”,後以“墨绶”代指縣官及其治理權。

三、文學中的運用

唐宋詩詞常以“墨绶”暗喻縣官職位,例如: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漢代官制中“绶”與“印”的關聯:印材質對應秩級(如銅印),绶顔色對應具體職務。墨绶專用于縣級官員,更高秩級者用其他顔色(如郡守為“銀印青绶”)。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代文獻記載與後世文學化用,主要參考《漢書》《後漢書》及唐宋詩文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墨绶

墨绶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墨”和“绶”。下面我們來分别了解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

一、墨

拆分部首:黑(radical)

筆畫:墨字共12畫

意思:墨是一種黑色的液體或固體,在書寫和繪畫中常用作顔料。它也可以指代寫作和書法。

二、绶

拆分部首:纟(radical)

筆畫:绶字共7畫

意思:绶是古代衣服上系帶的絲綢。它通常用作禮節性的束帶,作為地位和等級的象征。

墨绶這個詞的來源可能是由于古代文人常常在讀書寫字時使用墨汁和系有绶的書帶。由于墨绶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個詞也常用來指代學問和文化修養。

在繁體字中,墨绶的寫法與簡體字類似,隻是形狀稍有不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墨字的形狀略有變化。它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的一部分像是水滴形狀,下面的一部分像是一把毛筆。

例句:

1. 他才華橫溢,文采飛揚,真可謂是當代文壇的墨绶之傑。

2. 這幅畫使用了大量的墨绶,非常精緻。

3. 他在墨绶上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成為一位出色的書法家。

組詞

1. 墨汁

2. 绶帶

3. 書墨

近義詞

書筆、文采、學問

反義詞

粗魯、無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