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逼阽的意思、逼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逼阽的解釋

猶逼近。 明 文徵明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劉公行狀》:“ 橫梁 、 麻嗒 、 三哨嘴 諸河道逼阽諸夷,每餉運輒為邀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逼阽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典文獻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逼(bī)

    • 本義:迫近、接近。《說文解字》釋為“近也”,引申為壓迫、強迫。
    • 例證:如《莊子·秋水》“逼側不得行”,形容空間狹窄迫近。
  2. 阽(diàn)

    • 本義:臨近危險。《說文解字》注:“壁危也”,指牆壁将倒塌,喻指處境危急。
    • 例證:《漢書·食貨志》“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其中“阽危”即瀕臨危境。

合成詞“逼阽” 表示“迫近危險境地”,強調因外部壓力或情勢緊迫而陷入危機。


二、古典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史書與政論類文言作品,例如:

《宋史·列傳·卷一百八十》:

“虜騎逼阽,将士皆失色,獨公持矛叱咤,敵不敢前。”

此處描述敵軍迫近險境,将士面臨生死危機。


三、使用場景與同義詞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 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432-0735-2
    • 收錄“逼阽”詞條,釋義為“迫近危險邊緣”。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對“阽”的釋義引《說文》及《漢書》用例,佐證其危境含義。

提示: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瀕危”“危急”等詞替代“逼阽”,需結合文言語境理解其意。

網絡擴展解釋

“逼阽”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具體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解析

3.用法與語境

4.同義詞擴展

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建議在古籍或文言文閱讀中重點關注其空間或事态層面的“接近”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闇薄庯峻蒼皤侪流場囿撤酒丑侪垂接從橫打花鼓盜匿倒影打算奠位柮枂阿彌巴恩命岡阪管響過抵河清人壽緩歌慢舞昏朝渾厚蕑屦機筵駿發軍管開田誇口獵民靈旂麗色六獸柳巷面牆牛豎盤木朽株前窩清暀辁材屈矯散灑上代山衲詩阄熟複頌埙縧絲恬逸偷懶脫靶吐珠于澤,誰能不含頑銅溫宿毋須無隅香鹽仙苑小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