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埙的意思、頌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埙的解釋

古代一種陶制吹奏樂器。大如雞蛋,形似秤錘。《文獻通考·樂八》:“古有雅塤如雁子,頌塤如雞子,其聲高濁,合乎雅頌,故也。今太常舊無頌塤,至 皇祐 中聖制頌塤,調習聲韻,并合鐘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頌埙是由“頌”與“埙”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頌”本義為歌頌、贊美,特指《詩經》中祭祀樂歌的類别,如《周頌》《魯頌》等,具有莊嚴的禮樂性質;“埙”為古代陶制吹奏樂器,形似鵝卵,音色渾厚,《爾雅·釋樂》記載“大埙謂之嘂”,屬于“八音”中的土類樂器,多用于宮廷雅樂和民間祭祀。

二者結合後,“頌埙”可解作專用于頌樂演奏的埙,屬于禮樂器範疇。這一名稱體現了周代禮樂制度中樂器與詩篇的配合傳統,如《禮記·樂記》所述“詩言其志,歌詠其聲,舞動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後樂器從之”。故宮博物院藏戰國時期陶埙,其形制與《周禮·春官》記載的“頌埙”特征相符,印證了此類樂器的曆史存在。

需說明的是,現代《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收錄“頌埙”詞條,其釋義需結合古典文獻與考古成果進行考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在“埙”字條目中亦引用了《詩經·小雅》中“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禮樂配合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頌埙”是古代一種陶制吹奏樂器,其名稱與形制、用途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頌埙屬于埙的類别,專指用于雅頌之樂的陶制樂器。其名稱中的“頌”表明它與《詩經》中的“頌”樂相關,常用于祭祀、禮儀等莊重場合。

  2. 形制與材質

    • 形狀如雞蛋或秤錘,尺寸較小(大如雞子),呈圓形或橢圓形。
    • 材質為陶土燒制,表面通常有吹孔和音孔(如六孔設計),通過指法控制音高。
  3. 聲音特點
    頌埙音色高亢而渾厚(“其聲高濁”),與雅樂中的鐘律相配合,符合禮樂對音律的要求。

  4. 曆史文獻記載
    《文獻通考·樂八》記載:“古有雅埙如雁子,頌埙如雞子”,說明其與“雅埙”形制有别,且兩者共同構成雅頌音樂體系。宋代皇祐年間曾由官方重新設計頌埙,以規範音律。

  5. 文化意義
    作為禮樂制度的組成部分,頌埙不僅用于演奏,還承載着“禮制教化”的功能,體現了古代音樂與禮儀的深度融合。

若需進一步了解埙的演奏技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周禮》《樂書》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挨賴奧阼奔轶絕塵不凡不皇成紀承明廬車軸池魚遭殃吹氣勝蘭大放悲聲點蠟幔頂角定律遞人多歧法部蕃籬覂軌副将怪巧官役豪門貴胄鶴蝨候谒緩款洊疊堿土進忠袴腳連枝帶葉李杜鄰境犂生骍角樓層率土歸心履約沒可得勉強密訣逆氛諾金平碧前聖潛演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擾害人彜審參射速耍娘曙鼓送配添丁體乾歪門邪道萬能微誠無所不可先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