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d honest]∶淳樸;樸實
為人渾厚
(2) [(of writing,painting,etc.) vigorous and stylish;****** and vigorous]∶[詩文、書畫的風格] 樸實雄厚
筆力渾厚
(1).淳樸,敦厚。 宋 曾鞏 《館中祭丁元珍文》:“子之為人,渾厚平夷,不阻為崖,不巧為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一時風俗渾厚。”《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自從跟了 安老爺 ,他便説從來不曾遇見這等一位高明渾厚的老爺。”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二:“ 陳誠 雖然貌似渾厚,而心地是異常陰險的。”
(2).質樸厚重;不纖巧浮靡。 宋 司馬光 《述<國語>》:“﹝《國語》﹞辭語繁重,序事過詳,不若《春秋傳》之簡直精明、渾厚遒峻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一》:“故文涉浮靡者,一皆黜落,獨取深醇渾厚之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三·古圖書》:“此印篆文渾厚,制度精密,當是 漢 印。”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蓋 雲林 畫多得之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此獨峰巒渾厚,勢狀雄強。” 楊朔 《東風第一枝·生命在號召》:“他的舉動穩重,嗓音渾厚,卻又處處透着自信的力量。”
“渾厚”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形容人物性格
指人淳樸、敦厚,性情樸實不浮誇。例如:“他為人渾厚,深受鄰裡信任”。宋代曾鞏在《館中祭丁元珍文》中曾用“渾厚平夷”形容人物品性。
形容藝術風格
多用于詩文、書畫等藝術領域,表示風格樸實雄厚,不纖巧浮靡。例如:“這幅畫的筆力渾厚,氣勢磅礴”。
形容聲音特質
指聲音低沉有力,富有磁性。例如:“他的嗓音渾厚,朗誦時極具感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語文網、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渾厚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物的内在氣質或聲音的深沉厚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渾(水):三畫,部首為水。
厚(又):九畫,部首為廠。
來源:
渾厚作為詞語最早出現在《易經·乾卦》中,表示氣質或聲音深沉厚實,寓意誠實不虛僞、秉持正直的品質。
繁體:
繁體字中的渾厚為「渾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文獻中,渾厚常用的古字形為「溷厚」。
例句:
1. 他的嗓音渾厚而深情。
2. 這幅畫作展現了濃郁的渾厚氛圍。
3. 他的演講令人感受到一種渾厚的力量。
組詞:
渾厚的組詞可以有:渾厚聲音、渾厚氣質、渾厚琴音等。
近義詞:
與渾厚意義相近的詞有:深沉、雄渾、厚重。
反義詞:
與渾厚意義相反的詞有:輕淺、空泛、薄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