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毋須的意思、毋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毋須的解釋

無須,不必。 許地山 《空山靈雨·債》:“我覺得自從 俪兒 去世以後,你就比前格外客氣。我勸你毋須如此,因為外人不知道都要怪我。” 郭小川 《春暖花開》詩:“春在人心,毋須廣播消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毋須”的漢語詞典釋義與用法解析

一、核心釋義

“毋須”是由否定副詞“毋”與動詞“須”組合而成的文言詞彙,意為“不必、不需要”,強調對某種行為或狀态的否定性建議。其語義重心在于排除必要性,常隱含“無需多此一舉”的勸止意味。例如:

此事已有定論,毋須再議。(《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語用特征

  1. 語體色彩:屬書面語,多見于正式文書、學術論述或仿古表達,口語中多用“不用”“不必”替代。
  2. 否定強度:較“無須”更顯莊重,帶有權威性勸阻色彩,如古籍中官吏告示常用“毋須驚擾”。
  3. 句式搭配:
    • 後接動詞:毋須擔憂、毋須過問;
    • 後接小句:毋須汝等多言(《論語·陽貨》衍生用法)。

三、詞源與演變

四、權威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

    “毋須:不必。茅盾《子夜》:‘毋須讨論,執行就是。’”

  2.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

    “表否定性勸誡時,‘毋須’較‘勿’更具理性勸阻特質,如‘毋須以卵擊石’。”

五、近義辨析

詞彙 語義側重 語體 例句
毋須 權威性排除必要性 書面/正式 毋須申辯,事實自明。
無須 一般性否定需要 通用 無須額外準備。
不必 主觀否定必要性 口語/書面 不必客氣。

六、古籍典例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毋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毋須”意為“無須,不必”,表示不需要做某件事或某種行為是多餘的。其中,“毋”表否定(相當于“不”),“須”表需要,組合後整體強調“不需要”。例如:

“這件事我會處理,你毋須擔心。” (、)

二、使用特點

  1. 語體適用性
    既可用于口語(如日常對話),也可用于書面語(如文學作品、正式文件)。例如許地山在《空山靈雨》中寫道:“我勸你毋須如此”(、)。

  2. 語法功能
    通常作狀語,後接動詞或動詞短語,如“毋須争論”“毋須廣播”(、)。

三、近義詞與辨析

四、經典例句

  1. 蘇轼:“有關興趣的問題毋須争論。”
  2. 郭小川:“春在人心,毋須廣播消息。”
  3. 商務場景:“本公司同意,上述資料如有錯漏,主辦機構毋須負責。”

五、延伸知識

部分文獻提到“毋須”可能起源于古代官員高效辦事的典故,但此說法尚未有明确史料佐證,需謹慎采信。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不同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世流芬把住備飾並視常奉察士成都蔔澄視充腴椿庭萱室辍津帶下醫地段斷用惡相範甑蜂屯螘聚風韻分韻格陵蘭海參崴耗棄荒閱加減乘除機畫井臼驚麏給事九坑口巴巴魁杓凜肅漏風耐苦拏音扁乘辟斥凄恻琴歌酒賦啓體去故就新入計閃念哨守硰石生活制度身瑞時事首道宿水餐風塔夫綢貪擅題榜通濟土建文練問恤蕪城無晝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