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抵的意思、過抵的詳細解釋
過抵的解釋
經過及到達之處。《漢書·尹翁歸傳》:“盜賊發其比伍中, 翁歸 輒召其縣長吏,曉告以姦黠主名,教使用類推迹盜賊所過抵,類常如 翁歸 言,無有遺脫。” 顔師古 注:“抵,歸也。所經過及所歸投也。”
詞語分解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 抵的解釋 抵 ǐ 擋,拒,用力對撐着:抵擋。抵制。抵抗。抵賴。 頂撞,沖突,矛盾:抵觸。 代替,相當,頂替:抵押。抵償。抵充。抵還(俷 )。 到達:抵京。抵臨。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過抵”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經過及到達之處”,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某事物(如人或物)在移動過程中途經的地點及最終到達的位置。
- 結構分析:“過”表示經過、通過,“抵”意為到達、抵達,組合後強調路徑與終點的結合。
2.曆史文獻依據
- 出自《漢書·尹翁歸傳》:“盜賊發其比伍中……教使用類推迹盜賊所過抵。”顔師古注:“抵,歸也。所經過及所歸投也。”
此處描述通過追蹤盜賊的行經路線和藏匿地點來破案,體現“過抵”的實際應用場景。
3.現代用法與示例
- 造句參考:
“通過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此處“抵”單獨表抵押,需注意語境區分)。
“盜賊所過抵”則直接沿用原義,指其經過和停留之處。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途徑、行蹤軌迹。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路線追蹤、曆史考據或空間移動過程。
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查閱《漢書》原文或顔師古注疏。現代語境中需結合具體表述區分“過抵”是否作為獨立詞語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