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滿人的意思、滿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滿人的解釋

[Manchu] 滿族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滿人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清代八旗成員的統稱

    狹義指隸屬于滿洲八旗(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的旗人群體,是清朝統治階層的核心力量。其身份涵蓋滿洲、蒙古、漢軍等編入八旗制度的成員,享有政治、經濟特權。

  2. 滿族人的簡稱

    廣義指中國少數民族滿族的成員。滿族源于女真族,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1911年後簡稱"滿族"。現主要分布于遼甯、河北、黑龍江等地,人口約1042萬(2020年數據),擁有自己的語言(滿語屬阿爾泰語系)和文字(滿文)。

  3. 曆史語境中的特定群體

    在清代文獻中特指具有旗籍身份者,區别于"民人"(未入旗的漢人)。其社會地位、法律待遇、賦役制度均與民人不同,形成"旗民分治"的二元管理體系。


使用注意

現代規範用語中,"滿族"為正式民族稱謂,"滿人"多用于曆史研究或非正式語境。需注意清代"滿人"概念包含被編入滿洲八旗的蒙古、漢軍等族群,并非完全等同于血統意義的滿族。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3.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 民族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滿人”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民族含義(核心釋義)

指滿族人,即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滿族曆史悠久,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肅慎文化,曆經靺鞨、女真等階段,最終形成于17世紀初期。其特點包括:

  1. 曆史地位:曾建立清朝(1636-1912),統治中國近300年,對中國曆史影響深遠。
  2. 語言文字:擁有滿語(屬通古斯語系)和滿文(由蒙古文演變而來),曾是清朝官方語言。
  3. 文化特色:包含薩滿教信仰、剪紙藝術、三日婚俗、摔跤傳統等,兼具漁獵與農耕文化特征。

二、佛教引申義(次要釋義)

在佛教經典《南本大般涅槃經》中,“滿人”指修善行之人,與“半人”(為惡行者)形成對比。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滿人”多指民族身份,需注意與曆史相關的敏感表述(如“旗人”等)。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滿族人口約1042萬,是中國第六大族群。

(注:如需了解滿族文化細節,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6、8、9、10)

别人正在浏覽...

晻然拜容闆築輩群編簡賓谒波蹅播種機不浸潤窗帏撺咬道門鬥鷄戲犢裩法律責任過心扢戲漢壁捍禦黃登登金莖近午捐世決力枯鳣绺子蠻雲瘴雨面是心非名鞿利鞚母權子拿腳虐暴年始判子盆栽偏妻平戎貧窭迫戚牽羊把茅橋路器滿意得親事官肉飛塞隔善化社首事實上四面八方孠息松膩隨機信號跳鞋同房桐雷脫矟物采纖毳象牙牌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