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律責任的意思、法律責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律責任的解釋

因實施違法行為或拒不履行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根據不同的性質、程度,有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之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律責任的漢語詞典釋義

法律責任指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契約約定,行為人依法必須承擔的不利後果。其核心包含三層含義:

  1. 法定性:責任主體、内容及承擔方式均由法律明文規定,體現國家強制力保障的約束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歸責性: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故意或過失)或客觀行為結果(如無過錯責任)為依據,判定責任歸屬(《法學大辭典》)。
  3. 制裁性:通過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等形式強制責任人承受不利後果,以恢複被破壞的社會秩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16)。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法律責任的分類

  1. 民事責任:侵害民事權利(如違約、侵權)時,以財産賠償(如違約金、損害賠償)或行為補救(如停止侵害)為主,側重補償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79條)。
  2. 行政責任:違反行政法規(如逃稅、無證經營)需接受行政處罰(罰款、吊銷執照)或行政處分(警告、記過),具懲戒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2條)。
  3. 刑事責任:犯罪行為導緻的刑罰制裁(如有期徒刑、罰金),體現最嚴厲的國家強制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條)。

法律責任的免除情形

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責事由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刑法》第20-21條,《民法典》第180-182條)。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法學大辭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2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法律出版社, 2020修訂版.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21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法定義務、違約行為或法律規定而需承擔的不利法律後果,具有國家強制性和明确性。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法律責任的構成

  1. 産生原因

    • 違法行為:如重婚罪、盜竊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
    • 違約行為:如未履行合同義務。
    • 法律規定:如無過錯責任情形(如寵物傷人,主人需賠償)。
  2. 構成要件

    • 責任主體:具備法定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社會組織。
    • 違法行為/違約事實:違反法律或合同約定的行為。
    • 損害結果:造成的實際損失或潛在利益損害。
    • 因果關系: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直接聯繫。
    • 主觀過錯: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态(部分責任類型無需主觀過錯)。

二、法律責任的分類

  1. 民事責任

    • 因違約或侵權(如人身傷害、財産損失)産生,以賠償、恢複原狀等補償性措施為主。
    • 常見方式:停止侵害、支付違約金、賠禮道歉等。
  2. 刑事責任

    • 因犯罪行為産生,由司法機關追究,處罰最嚴厲(如有期徒刑、死刑)。
  3. 行政責任

    • 違反行政法規(如交通違法)需承擔的後果,包括行政處罰(罰款、拘留)和行政處分。
  4. 違憲責任

    • 因違反憲法規範産生,通常由特定國家機關(如憲法法院)追究。

三、法律責任的免除條件

四、特點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案例分析,可參考來源中的法律條文及司法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捱捱擠擠百務悲惶徧儛伯奇不知底細垂旒鏙然呆打颏當務始終反應式府舍鲠急耿亮谷牝海帶寒鹭龢氏狢子壞廢嘩人火華儉幙靜悄悄九梁狂笑勞資遼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淪落風塵絡續年紀弄燕調莺篣楚捧到天上迫痛青山啟牖犬吠之警壤脈忍忍沙梁上端擅師生料生擒活捉蛇醫母詩稿襹襹桃葉銅哾投暮推搶妥洽完德襪首伍符顯設禊館夕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