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散漫。《漢書·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乃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顔師古 注:“漫,放也。”《隋書·經籍志三》:“放者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學,言非而博,是以雜錯漫羨,而無所指歸。”
(2).無邊無際。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卷下:“餘犯漲潦時來,水漫羨不復見灘,擊楫飛度,人飜以為快。”
“漫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散漫、無拘束
源自《漢書·藝文志》對雜家學派的評價:“乃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顔師古注“漫”為“放”,指思想或行為缺乏核心,駁雜不專一。類似用法也見于《隋書·經籍志》:“雜錯漫羨,而無所指歸。”
無邊無際
宋代範成大在《吳船錄》中描述洪水景象:“水漫羨不復見灘”,形容水面廣闊無垠。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吳船錄》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漫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會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信息。
拆分:漫(千+水) + 羨(羊+羊)
部首:漢字“漫”屬于"水"部首,“羨”屬于“羊”部首。
筆畫:漫有13畫,羨有14畫。
《漫羨》是一個現代漢語詞語,它的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的魅力或吸引力令人心生向往和羨慕。
《漫羨》的繁體字是「漫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世人通常将“漫羨”寫作「漫慊」或「漫讇」。
他的才華和魅力令衆多觀衆深感漫羨。
組詞:漫不經心、漫步、漫畫、羨慕、羨慕嫉妒恨等。
近義詞:仰慕、羨慕、羨慕不已。
反義詞:鄙視、輕視、厭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