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瑙的意思、馬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瑙的解釋

亦作“ 馬腦 ”。寶石名。即瑪瑙。 漢 王粲 《馬瑙勒賦》:“總衆材而課美兮,信莫藏於馬瑙。” 南朝 梁元帝 《烏栖曲》之一:“幄中清酒馬腦鐘,裙邊雜佩琥珀龍。”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下:“ 渤海 貢馬腦樻、紫瓷盆,馬腦樻方三尺,深色如茜,所製工巧無比。” 宋 範成大 《行路難》詩:“馬瑙遊仙之夢枕,龍綜辟寒之寶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瑙”是“瑪瑙”的異體寫法,指一種具有紋帶狀結構的玉髓類礦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馬瑙即瑪瑙,屬于石英岩礦物,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其特點是具有同心圓或平行紋帶構造,常呈半透明狀,硬度為6.5-7度,比重約2.65。

  2. 名稱來源與古籍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王粲《馬瑙勒賦》提到“總衆材而課美兮,信莫藏於馬瑙”,南朝梁元帝詩中也有“馬腦鐘”的記載。古代“馬瑙”“馬腦”等寫法均為同義詞,現代統一規範為“瑪瑙”。

  3. 物理特性與分類
    瑪瑙色彩豐富,常見紅、黃、綠、褐等色,按紋理可分為:

    • 缟瑪瑙(黑白條紋)
    • 纏絲瑪瑙(細密同心紋)
    • 苔瑪瑙(含苔藓狀包裹體)
    • 城堡瑪瑙(層狀色帶)
  4. 文化用途
    古代多用于制作酒器、裝飾品,如《杜陽雜編》記載的“馬腦樻”(瑪瑙櫃),現代則主要作為珠寶首飾原料。

注:部分資料提到“馬瑙”可比喻“外表華麗但内在平庸”,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瑙的意思

馬瑙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一種半寶石,是一種晶體結構均勻的沉澱石英。

馬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瑙的部首是玉字旁,拆分成馬(部首)+瑙(音符),共14畫。

馬瑙的來源

馬瑙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為“馬蹄印”。在古代,人們發現馬蹄印痕上的石英會不斷地沉澱并形成一種均勻的石頭,便将其稱為馬瑙。

馬瑙的繁體字

馬瑙的繁體字為馬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馬瑙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為馬瑙。

馬瑙的例句

1. 她佩戴着一顆精美的馬瑙項鍊。

2. 這塊馬瑙石的色彩非常美麗。

馬瑙的組詞

馬瑙玉、馬瑙飾品、馬瑙手鍊。

馬瑙的近義詞

瑪瑙、瑰瑙、碧玑。

馬瑙的反義詞

玻璃、金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