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紙的意思、麥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紙的解釋

亦稱“ 麥紋紙 ”。紙名。 唐 時,翰林院書诏書,用麥紙。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麥紙侵紅點,蘭燈燄碧高。”自注:“書詔皆用麥紋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麥紙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官方文書用紙,特指唐代用于書寫诏敕的專用紙張。其詳細釋義及文獻依據如下:

一、詞義本源 "麥紙"專指唐代以麻纖維制成的诏書用紙。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麥紙,唐代書寫诏敕的紙"(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其名源于紙張色澤微黃如麥,屬黃麻紙的高級品類,主要用于書寫皇帝敕令、政府公文等官方文書。

二、材質特征 唐代官文書體系明确規定:"凡王言有七……皆用麥紙"(《唐六典》卷九)。其制作工藝要求嚴格,需經染黃、施膠、砑光等工序,具有防蛀耐久的特點。實物可見于敦煌遺書中的唐代官府牒文,紙面光滑緻密,呈天然麻黃色。

三、曆史流變 此紙種盛行于盛唐時期,宋代《文房四譜》載:"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為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謂之麥紙"。至宋代逐漸被楮皮紙取代,但"麥紙"作為诏敕用紙的代稱仍見于《宋史·職官志》等文獻。

文獻依據:

  1.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修訂版)"麥紙"詞條
  2. 典章制度:《唐六典》卷九中書省條
  3. 工藝記載: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
  4. 實物佐證:大英圖書館藏敦煌文獻S.11287號唐代牒文用紙
  5. 曆史沿革:《宋史·職官志二》翰林學士院條

網絡擴展解釋

“麥紙”一詞主要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麥紙”(拼音:mài zhǐ)是古代紙張名稱,特指唐代翰林院書寫诏書時使用的專用紙張,别稱“麥紋紙”。該名稱可能與其紋理或材質相關,但具體制作工藝已不可考。

二、曆史背景

  1. 官方文書用途:唐代翰林學士起草诏書時,需使用麥紙書寫,體現了其作為官方文書的權威性。
  2. 文獻記載:唐代詩人元稹在《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中提及“麥紙侵紅點”,并自注“書诏皆用麥紋紙”,印證了其曆史用途(見、7)。

三、其他說法辨析

提到“麥紙”有成語含義,指“紙質薄弱之物”,但此解釋未見于多數權威資料,可能是現代網絡衍生的非主流用法,建議以曆史文獻記載為準。

四、現代認知

目前“麥紙”一詞已不常用,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古籍研究或詩詞注解中。如需了解更多唐代文書制度,可參考、7等來源的文獻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别愁蔽捍嬖女財不露白朝骖瞋波崇表出洋村婆達恉定章頂制都人子端遠多重性二重性返璞歸真粉豔輔立高枕勿憂诟丑轱轳車過逢顧影自憐泓浄忽哨譤蔽急不擇路截指擊石拊石看板娘硁硁刻汁空衍款款深深麗月漫擲冒度梅花海鹘扪月木居士逆水旁證判花缾沈簪折婆姨凄凍乳柱上工商秋上鹹五,下登三設備逝川手扭說問推訪望舒草毋翼而飛無抑制祥麟威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