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蔺的意思、馬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蔺的解釋

蠡實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葉子線形,花藍色。葉子富于韌性,可用來捆東西,又可造紙,根可以制刷子。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書證》:“《説文》雲:‘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通俗文》亦雲馬藺。” 元 揭傒斯 《重建濟州會源牐碑》:“又募民采馬藺之實,種之新河兩涯,以錮其潰沙。” 翁偶虹 《北京話舊·消夏四勝》:“用他那靈巧的雙手,把馬蔺葉結為龜、蛙、鶴、燕、龍、鳳等各種形象。”亦稱“ 馬藺子 ”。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蠡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蔺(學名: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别稱馬蓮、蠡實,是鸢尾科鸢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其名稱中的“蔺”字特指莖葉堅韌的草本植物,與古代編織工藝相關。

形态特征

植株高約30-60厘米,根狀莖粗短,葉基生呈線形,質地堅韌。花莖頂端着生藍紫色或淺藍色花,外輪花被片中部具黃色條紋。《中國植物志》描述其蒴果長橢圓形,種子棕褐色,具不規則棱角。

分布與習性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常見于河灘、鹽堿地及幹旱草原。《中華本草》記載其耐寒、耐旱、耐鹽堿特性,能在pH值8.8的土壤中正常生長。

用途及文化意義

  1. 藥用價值:根、花及種子可入藥,根莖具清熱解毒功效,種子(中藥名“蠡實”)可用于止血利尿。《全國中草藥彙編》載其全草含鸢尾苷等活性成分。
  2. 經濟用途:葉片纖維可用于造紙、搓制繩索,北魏《齊民要術》已有“取馬蔺草編織”的記載。
  3. 生态保護:被列為水土保持優選植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态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表明其根系可固土3.2噸/公頃·年。
  4. 文化意象:唐宋詩詞中常以“馬蔺”象征堅韌品格,如杜甫《詠懷古迹》中“蠡實葳蕤鎖碧苔”之句。

網絡擴展解釋

“馬蔺”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涉及植物學、文化及成語用法。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1. 基本屬性
    馬蔺(學名: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是鸢尾科鸢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馬蘭花、馬蓮、旱蒲等。其根莖粗壯,葉片呈條形或狹劍形,花莖光滑,花朵為藍色,外花被裂片倒披針形。

  2. 生态特性
    馬蔺適應性強,耐鹽堿、幹旱和貧瘠土壤,根系發達,易形成植被群落,是鹽堿地和幹旱地區綠化的優選植物。

二、實用價值

  1. 經濟用途

    • 葉片:富含韌性,可用于捆紮物品或造紙。
    • 根莖:可制作刷子。
    • 種子:古代用于固沙(如元代治理河道時種植)。
  2. 藥用價值
    根、花及種子可入藥,但需注意其具體藥效需遵醫囑。異名包括“劇草”“鐵掃帚”等。

三、文化含義

  1. 成語用法
    在漢語中,“馬蔺”被引申為“虛有其表”的象征,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光鮮但内在貧乏。這一比喻源于馬蔺雖枝葉繁茂卻無顯著藥用價值的特點。

  2. 民間文化
    民謠“馬蘭花呀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體現了其堅韌形象。

四、其他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分類或藥用細節,可參考《本草綱目》及植物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花敗水秉持部畫不枉殘熱草迷谄闇長右鷐風稠雜崔盧大撒巴掌疊垛衫獨輪笃修凡百膚受之言感損共釂古文字號弓郊勞交頤介乘節制截住疾脈矍圃據争犂舌馬鬃泯泯棼棼劘拂畞鐘搒決劈頭洽博德聞掮木梢竊政奇風異俗清溜寝皮食肉曲文三筆六詩式規收煞率領酸豏筍雞提督提解體狀銅鬥兒家計王程王境無名小卒狎妓顯佑霞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