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蔺的意思、马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蔺的解释

蠡实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叶子线形,花蓝色。叶子富于韧性,可用来捆东西,又可造纸,根可以制刷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説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通俗文》亦云马藺。” 元 揭傒斯 《重建济州会源牐碑》:“又募民采马藺之实,种之新河两涯,以錮其溃沙。” 翁偶虹 《北京话旧·消夏四胜》:“用他那灵巧的双手,把马蔺叶结为龟、蛙、鹤、燕、龙、凤等各种形象。”亦称“ 马藺子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蠡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蔺(学名: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别称马莲、蠡实,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名称中的“蔺”字特指茎叶坚韧的草本植物,与古代编织工艺相关。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30-6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基生呈线形,质地坚韧。花茎顶端着生蓝紫色或浅蓝色花,外轮花被片中部具黄色条纹。《中国植物志》描述其蒴果长椭圆形,种子棕褐色,具不规则棱角。

分布与习性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常见于河滩、盐碱地及干旱草原。《中华本草》记载其耐寒、耐旱、耐盐碱特性,能在pH值8.8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用途及文化意义

  1. 药用价值:根、花及种子可入药,根茎具清热解毒功效,种子(中药名“蠡实”)可用于止血利尿。《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其全草含鸢尾苷等活性成分。
  2. 经济用途:叶片纤维可用于造纸、搓制绳索,北魏《齐民要术》已有“取马蔺草编织”的记载。
  3. 生态保护:被列为水土保持优选植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表明其根系可固土3.2吨/公顷·年。
  4. 文化意象:唐宋诗词中常以“马蔺”象征坚韧品格,如杜甫《咏怀古迹》中“蠡实葳蕤锁碧苔”之句。

网络扩展解释

“马蔺”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主要涉及植物学、文化及成语用法。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植物学特征

  1. 基本属性
    马蔺(学名: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马兰花、马莲、旱蒲等。其根茎粗壮,叶片呈条形或狭剑形,花茎光滑,花朵为蓝色,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

  2. 生态特性
    马蔺适应性强,耐盐碱、干旱和贫瘠土壤,根系发达,易形成植被群落,是盐碱地和干旱地区绿化的优选植物。

二、实用价值

  1. 经济用途

    • 叶片:富含韧性,可用于捆扎物品或造纸。
    • 根茎:可制作刷子。
    • 种子:古代用于固沙(如元代治理河道时种植)。
  2. 药用价值
    根、花及种子可入药,但需注意其具体药效需遵医嘱。异名包括“剧草”“铁扫帚”等。

三、文化含义

  1. 成语用法
    在汉语中,“马蔺”被引申为“虚有其表”的象征,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光鲜但内在贫乏。这一比喻源于马蔺虽枝叶繁茂却无显著药用价值的特点。

  2. 民间文化
    民谣“马兰花呀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体现了其坚韧形象。

四、其他说明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学分类或药用细节,可参考《本草纲目》及植物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隘隘白璧无瑕白哗哗不近人情猜忿册府乘壶成双刍菽打蔫儿倒持太阿的笃班點頭低哑鹅不食草恩典烦酷烦冤刚木槁凋更名国际贸易骨肉至亲后院黄易诲敕惠来惠音笳寒驾盐结队救苦弭灾韲盐捐升开荤扣子枯稿酷类籁竽羸毁踜蹬劣把头渑厄灭火机破罢千叶莲前筯齐后期间乞索儿泉扃辱国殃民市牙竦秀探细脱漏握瑜怀玉鰕狗小鬼屑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