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凡百的意思、凡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凡百的解釋

(1) [the whole;all] 〈方〉∶總括;概括

老張把老王當做知己,凡百事情都向他說

(2) [in any case;at anyrate;anyhow]∶好歹,無論如何

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兒不當的,叫他打個不數。——《醒世姻緣傳》

詳細解釋

(1).一切;一應。《詩·小雅·雨無正》:“凡百君子,各敬爾身。” 鄭玄 箋:“凡百君子,謂衆在位者。”《晉書·山濤傳》:“天下事廣,加 吳 土初平,凡百草創,當共盡意化之。”《鏡花緣》第九五回:“好在他自從做了這件好事,凡百事務,莫不如心,連那從不生草的不毛之地也都豐收起來,家運大轉。”

(2).諸君;衆人。 漢 應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詩》:“凡百敬爾位,以副飢渴懷。” 晉 陶潛 《命子》詩:“厲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既見其生,實欲其可。”《隋書·音樂志上》:“ 梁武帝 本自諸生,博通前載,未及下車,意先風雅,爰詔凡百,各陳所聞。” 唐 顔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銘》:“ 真卿 勒銘,敢告凡百。”

(3).無論如何。《醒世姻緣傳》第九七回:“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兒不當的,叫他打個不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凡百”是古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表示“所有、一切” 該詞最早見于先秦典籍,作範圍副詞使用,例如《詩經·小雅·巷伯》載“凡百君子,敬而聽之”,此處指代全體有德行的士大夫群體。東漢鄭玄注《毛詩》時明确标注:“凡百,衆也。”這種用法在《左傳》《禮記》等文獻中均有延續,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凡百器物,必以時修”。

二、特指“君主” 漢代起衍生出專指帝王的特殊用法,《漢書·晁錯傳》記載漢文帝诏書“朕之不德,吏之不平,凡百在位,其悉朕過”,顔師古注曰:“凡百,謂諸侯也。”此處實際暗含對統治階層的統稱。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進一步說明:“凡百,謂人君也。”該用法常見于奏章文體。

按《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考訂,該詞屬于“以虛指實”的修辭手法,通過數字虛化實現語義擴展。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僅存于仿古文體或成語“凡百君子”中。古籍訓诂材料顯示,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強調該詞的語境敏感性,指出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凡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總括一切(基本含義)

2.無論如何(語氣副詞)

3.指代衆人(古義)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醒世姻緣傳》《晉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邃八國聯軍榜募彼我播幅簸箕掌慘陰汊河傳信鳥袋鼠調露峨冠博帶二項式定理房行跗蕚連晖扶路觥舡官居官路卦肆古時故友浩波豪淘鴻議昏眩膠船郊禮酒隱積中髻髽郡旄舉時口呆目瞪口罩寬剩陵邈立有間明饬民選奈曼鳥聒慶士親穆氣土全食入見生息書笈説嘴私費踏芳天道好還田垌天威鐵掃箒通脫木推食解衣巍張弦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