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曲法。曲解法律條文。謂不依照法律條文治罪。《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其治務在摧折豪彊,扶助貧弱。貧弱雖陷法,曲文以出之。”
戲曲中的唱詞。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曲文(qū wén)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曲文(qǔ wén)
來源:《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元曲選》考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來源:《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複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戲曲藝術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注:以上鍊接為出版社官方頁面,内容需結合實體書籍查閱。)
“曲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判斷:
1. 法律層面:曲解法律條文 指不依照法律條文公正治罪,而是通過歪曲文意來達到特定目的。這一用法源自《漢書·酷吏傳·嚴延年》的記載:“貧弱雖陷法,曲文以出之”,描述古代官員嚴延年偏向弱勢群體時故意靈活運用法律的現象。例如古代司法實踐中,若官員同情被告處境,可能通過曲解法律條文減輕其刑罰。
2. 文學藝術層面:戲曲唱詞 特指戲曲作品中的唱詞部分。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詞曲上》中強調:“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說明戲曲唱詞在語言風格、修辭手法上有其獨特藝術要求。這類曲文需兼顧押韻、節奏感及叙事性,是戲曲表演的核心文本載體。
補充說明:
凹鏡迸逸部聚采茨操刀傷錦長袂城橹出跳帶砺呆掙鼎食鳴锺對外貿易放敖風浮蜂扇螘聚告戒勾子桂罇寒渡河坎衡庫紅燈罩憍洩吉卦靜止棘卿酒甕莒刀掘藏絕代佳人居勿岠虛口蠟龍鳳喜燭緑肥作物饅頭蠻猺茅茨土階禡牙黴黧摹打木梆年壽牛心拐孤僻論剖篿虬辇三心兩意傷歎神期瘦薄説戒逃頓填發透遠土雞瓦狗外官菀窳婦人下學謝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