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閑暮”。指寂寞的晚年。 南朝 梁 沉約 《答沉驎士書》:“與尊弋釣泉臯,以慰閑暮,則生平之心,於此遂矣。”
“閑暮”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指寂寞的晚年,源自南朝梁代文學家沈約的《答沉驎士書》。拼音為xián mù,由“閑”(空閑、無事)和“暮”(晚年、遲暮)組合而成,暗含晚年孤寂的意境。
文獻出處與例句
沈約在書信中寫道:“與尊弋釣泉臯,以慰閑暮”,意為與友人垂釣于水邊,以慰藉晚年的寂寥時光。此處“閑暮”既指生理上的晚年,也暗含情感上的孤獨。
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閑暇的時光或閑適的生活”,但根據高權威來源,這一說法與古籍原意不符,可能是對“暮”字的誤讀(“暮”在詞中并非單純指傍晚,而是借代晚年)。
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用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解讀南北朝詩文或研究古代生活意境的場景。
近義詞與關聯詞
近義詞如“桑榆暮景”“遲暮之年”,均聚焦晚年境況,但“閑暮”更強調因空閑而生的孤寂感。
《閑暮》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在閑暇時光度過的甯靜和愉快。它源自古代文學作品,以描繪休閑時光為主題,用以感歎生活的閑適與安逸。
《閑暮》由“門”、“火”、“日”、“月”四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閑暮》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時期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中,是他描述朋友蔡司空過着悠閑、甯靜的生活時使用的。
《閑暮》(繁體字)
古代寫作《閑暮》的字形與今天相比有所不同,字形較為繁複,但整體結構保持一緻。
1. 在這個繁忙的都市裡,我很少有閑暮。
2. 享受一個閑暮的午後時光,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
3. 他過着閑暮的生活,沒有煩惱和壓力。
1. 閑逸:形容生活悠閑自在。
2. 閑情:形容心情甯靜、悠然自得。
3. 閑散:形容人不事生産、不勞動。
閑適、悠閑、安逸
忙碌、繁忙、緊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