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句姜的意思、麥句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句姜的解釋

天名精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天名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麥句姜”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

  1. 植物别名(主要含義)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麥句姜”是天名精的别名,而提到它也是瞿麥(石竹科植物)的别稱。這兩種植物在古籍中可能因地域或文獻差異出現名稱混用,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2. 成語解釋的争議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2)将其描述為成語,意為“言辭犀利、能言善辯”,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誤傳或網絡衍生内容。

建議:在學術或正式場景中,建議采用《本草綱目》的植物别名解釋;若遇到作為成語使用的情況,需謹慎考據其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麥句姜》

《麥句姜》是一個中國文化中的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心思敏捷,能夠迅速理解别人的意圖和想法,并能言簡意赅地表達出來。

下面我們來拆分《麥句姜》的部首和筆畫。《麥句姜》的部首分别是“麥”、“句”和“姜”,其中,“麥”的部首是“麥”,筆畫數是4;“句”的部首是“口”,筆畫數是5;“姜”的部首是“女”,筆畫數是8。

關于《麥句姜》的來源,它最早出現在《四書五經》中的《論語·述而篇》第十七章:“子曰:‘麥秀、句方、其維邪?’”,意為孔子說:“麥子生得茂盛,且形狀良好,這是否說明它是個好作物?”後來,人們将這句話中的“麥秀、句方”合并成了一個成語,并演變為現在的《麥句姜》。

在繁體字中,《麥句姜》的寫法和簡體字不同。其中,“麥”用「麥」代替,而“句”、“姜”則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麥句姜》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麥”在篆書中的寫法是「麥」,在隸書中則為「麥」。同樣地,“句”和“姜”的字形也有些變化。

以下是一些與《麥句姜》相關的例句:

1. 他是一個麥句姜的人,總能一眼看穿别人的心思。

2. 她的演講簡潔明了,真是個麥句姜的演講家。

3. 這位導演的才華真是麥句姜,看了他的電影一下子就能明白他所想表達的意思。

與《麥句姜》相關的組詞有:“麥秀”、“句方”等。

與《麥句姜》近義的成語有:“敏思捷辭”、“言簡意赅”等。

《麥句姜》的反義詞可以是“遲鈍”、“腹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