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任的意思、履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任的解釋

到任;就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心中悚怯,恐婦聞知,遂避 德州 道,迂途履任。”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二》:“ 鄭孝胥 為 湖南 藩司,履任八日,遽入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任"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曆史語義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正式到任并開始履行職務職責。根據《漢語大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的釋義,該詞由"履行"與"任職"兩個語素複合而成,其中"履"本義為踐踏、行走,引申為實行、踐行;"任"指職務、責任,二者組合後特指官員或公職人員正式就職的行為。

在語義層次上,《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指出該詞包含三重内涵:第一層指完成法定就職程式,第二層強調開始實際行使職權,第三層隱含對職務責任的承諾。例如在"知府履任後即着手整饬吏治"的語境中,既包含官員到任的時間節點,也涵蓋後續施政行為的延續性。

從語用規範角度,《現代漢語應用詞典》(中華書局,2018年)特别說明該詞屬于書面語體,多用于正式公文、曆史文獻及新聞報道中,與口語化的"上任"構成語體差異。其搭配對象通常為需要法定任免程式的職務,如古代官職"巡撫履任"或現代"大使履任"等。

詞源考證顯示,《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追溯該詞最早見于《宋史·職官志》,在"凡官員履任,須具狀申省"的記載中,已具備現代語義雛形。明清時期隨着官僚制度完善,該詞逐漸成為官方文書中标準表述。當代主要保留在涉及外交使節、司法官員等需要嚴格任命程式的職務表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履任”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官員或公職人員到任、就職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詞源與出處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已有使用,例如:

  1.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武孝廉》:“迂途履任”(繞道赴任)。
  2. 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提到鄭孝胥“履任八日”即離任。

三、用法說明

四、例句參考

五、補充說明

“履”本義為“鞋”,引申為“履行、實行”,因此“履任”不僅包含“到達崗位”,更強調“開始履行職責”的主動性。

别人正在浏覽...

阿娜邦政保路運動長工讒疾愁腸春山磁盤驅動器瘁音斷袖之好獨冠惡忌惡識發達國家風船風蹶服采負荊砆碔輥輥蠱佞過拍河外黉門監生黃漂漂揀拔解印绶唧唧啾啾金屑金翼使就法軍犯诳惑攬抱雷驚蕈鍊顔立功曆物蒨巧瓊樓棄杖草柔慤散體上分繩戲帥爾樹立隨伴苔菜糖廠貪慝讨價還價讨流溯源特兀挑船郎中鐵青往述踒踻先神祇小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