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率,大概。《荀子·議兵》:“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率用賞慶刑罸埶詐除阸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 劉淇 《助字辨略》卷四:“慮,大計,猶雲大率……慮率,重言也。”
“慮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自經典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慮率”意為大率、大概,表示對事物整體情況的概括性描述或推測。該詞由“慮”和“率”兩個同義字疊加構成,屬于“重言”現象(即同義重複以加強語氣)。
《荀子·議兵》經典用例:
“慮率用賞慶刑罸埶詐除阸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
此處指君主治理百姓時,大緻采用賞罰權謀手段來達成目的。
劉淇《助字辨略》注解:
“慮,大計,猶雲大率……慮率,重言也。”
說明“慮”與“率”同義複用,強化推測性語氣。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查閱《荀子》《助字辨略》等原典,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慮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思考、考慮的程度或速度。
慮率的部首是虍(hū),總共有10畫。
慮率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它的繁體字形為慮率。
慮率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寫法為慮(門冬草)之上加率(引導、引領),表示思考的速度和程度。
他的慮率非常高,每做出一個決定都會經過深思熟慮。
慮率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相關的詞語,比如:思慮、審慮、憂慮等。
考慮、思考、思慮都可以作為慮率的近義詞。
沖動、魯莽可以作為慮率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