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ll and straight] 高聳挺拔
群峰聳拔
(1).高聳挺拔。 唐 王叡 《松》詩:“寒松聳拔倚蒼岑,緑葉扶疏自結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又有危峯自西山東6*突,與 鶴鳴 之峯南北如雙臂前舒。但 鶴鳴 嶙峋而繚繞,此峯聳拔而拱立為異耳。”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 留壩 在棧道中,西有 紫柏山 ,高數十裡,青巒聳拔,上插雲霄。”
(2).指人物或詩文的高超。《朱子語錄》卷一一七:“須思量到如何便超凡而達聖。今日為鄉人,明日為聖賢,如何會到此便一聳拔。如此方有長進。” 清 吳偉業 《梅村詩話》三:“﹝ 楊廷麟 ﹞詩則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然秀異聳拔,往往出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聳拔漢語 快速查詢。
“聳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ǒng bá(),其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解析:
近義詞包括“高聳”“挺拔”,反義詞如“低矮”“平緩”。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及文學作品用例,更多例證可參考古典文獻(如《徐霞客遊記》)。
《聳拔》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高聳、挺拔的意思。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耳”和“拔”兩個部首。
部首“耳”表明它與耳朵相關,表示聲音、聽覺等概念;部首“拔”則表示動作,表示拔出、拔起等動作。
“聳拔”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從字義及曆史使用情況來看,它是形容高聳挺拔的景物或物體的。
在繁體字中,“聳拔”可以寫作“聳拔”。
古時候,“聳拔”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字形為“聳拔俞”,可以看出它與字形“聳”相似。
以下是對“聳拔”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這棟建築物巍峨聳拔,令人歎為觀止。
2. 遠處的山峰聳拔入雲,宛如一座巨人伫立在地平線上。
3. 高樓大廈聳拔在城市的中心,給人一種壯觀的景象。
與“聳拔”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高聳”、“挺拔”等,它們都表示物體高大、筆直的意思。
與“聳拔”意思相悖的詞語可以是“低矮”、“矮小”等,它們表示物體高度矮小、不高聳的意思。
在組詞方面,可以使用“聳拔”這個詞作為基礎,與其他形容詞、名詞等組合,如“聳拔的大樓”、“聳拔的山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