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承的意思、口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承的解釋

(1).允諾;保證。《敦煌變文集·漢将王陵變文》:“ 陵 母於 霸王 面前,口承修書招兒。”

(2).承認;招供。《敦煌變文集·搜神記》:“遂即将 侯周 送縣,一問即口承如法。” 蔣禮鴻 通釋:“﹝口承,﹞這裡作承認、招伏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口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允諾、保證
    指通過口頭方式作出承諾或擔保。
    例:敦煌文獻《漢将王陵變文》記載:“陵母於霸王面前,口承修書招兒。”
    現代使用:此義項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口語中較少見。

  2. 承認、招供
    表示通過口頭坦白或承認事實,常見于司法或審訊場景。
    例:《敦煌變文集·搜神記》中提到:“侯周被送縣,一問即口承如法。”
    現代使用:此用法帶有古語色彩,現代一般用“供認”替代。


二、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用例,可參考敦煌變文集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承》的意思及來源

《口承》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口”和“承”。其中,“口”是這個詞的主體部分,表示“嘴巴、言語”的意思;而“承”則表示“接受、傳承”的意思。

整體來看,《口承》的意思就是通過口頭傳播、接受和傳承信息或知識的行為。它通常用來形容某種非書面的、通過口述的傳統文化、知識或技能的傳遞。

《口承》的部首和筆畫

《口承》的部首是“口”,它屬于六書中的“象形字”,表示事物的外形;而“承”則屬于六書中的“會意字”,表示事物的含義。

根據《《現代漢語字典》的解釋,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口承》的繁體

《口承》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口承”。在繁體字書寫系統中,字形更加複雜,但意思和發音都是一樣的。

古時候《口承》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在略有不同。據研究,古時候的《口承》的寫法為“口成”,其中的“承”字寫作“成”。

《口承》的例句

1. 基于口承傳統,孔子的思想被後人廣泛地傳播和研究。

2. 這個技藝隻能通過口承傳承,不容許編寫成書。

與《口承》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1. 組詞:口述、口授、口傳

2. 近義詞:口頭傳承、口頭傳統、口耳相傳

3. 反義詞:書面記載、文字傳承、書面傳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