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反複告誡。《史記·周本紀》:“ 成王 既崩,二公率諸侯,以 太子釗 見於先王廟,申告以 文王 、 武王 之所以為王業之不易,務在節儉,毋多欲,以篤信臨之,作《顧命》。”
(2).向上級或有關部門控告。《後漢書·陳忠傳》:“是以盜發之家,不敢申告。”《評彈創作選集·阿靈轉變了》:“申報被耽擱了十幾個鐘點,就在這不幾個鐘點裡出了毛病, 中國 畜産公司提出了申告。”
“申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 gào,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反複告誡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指通過多次強調或勸誡來傳達重要信息。例如《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成王去世後,大臣在宗廟中反複告誡太子要遵循文王、武王的治國之道,強調節儉和德行的重要性。
向上級或有關部門控告
指向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舉報違法行為或提出權益維護請求。例如《後漢書》提到“盜發之家,不敢申告”,現代用法中則常見于法律場景,如向法院或監察部門提交控告。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程式或曆史案例,可查閱《史記》《後漢書》原文或司法相關指南。
申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向上級或有關機關報告,通知并請求處理。它有兩個部首,分别是甲和告,共有12個筆畫。
申告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司業》:“及其人有過,取甲以申。”在古代,人們采用甲骨文的方式來寫申告,後來演變為今天我們所知的漢字形式。
申告的繁體字為「申告」,在繁體字中,部首的形狀和結構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申告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申吿」。吿即告,表示向上級或有關機關報告、通知的意思。
1. 他申告了自己的決定,希望得到上級的支持和批準。
2. 她向警方申告了失竊的貴重物品,希望能夠找回。
申報、告知、報告、通知、申請
上報、禀報、申訴、申請
隱瞞、掩蓋、保密、托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