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綠色李子。《北史·齊琅邪王俨傳》:“ 儼 器服翫飾,皆與 後主 同,所須悉官給。於南宮嘗見新冰緑李,還,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無。’”
(2).指綠色李樹。 唐 杜甫 《詣徐卿覓果栽》詩:“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緑李與黃梅。”
緑李(簡體作“綠李”)是漢語中對未成熟李子的特定稱謂。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綠李指果實表皮呈青綠色的李屬植物果實,因未完全成熟而呈現酸澀口感,常見于古代文獻對果物形态的描述。
從植物學角度分析,綠李屬于薔薇科李屬(Prunus salicina),其果實成熟前表皮含大量葉綠素,故通體碧綠,果肉質地緊實。《齊民要術》卷四記載“李未熟者為綠李,可漬蜜藏之”,說明古代已有加工綠李為蜜餞的食用方式。
在中醫藥典籍中,《本草綱目·果部》提及綠李“味酸,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積的功效,但強調“多食損齒”,需控制攝入量。文學領域則常見綠李作為意象,如唐代詩人王建《宮詞》中“白玉窗前起草臣,櫻桃初赤賜嘗新。綠李黃梅相次熟,棕鞋葵扇白綸巾”,通過綠李與黃梅的時序對比映射季節變遷。
需注意“緑李”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古籍引述或方言表述,如浙江部分地區仍稱未熟李子為“綠李兒”。
“緑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未成熟或特定品種的青色李子果實。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例如《北史·齊琅邪王俨傳》提到“新冰緑李”,描述了一種用冰鎮保存的綠色李子。
泛指李樹的整體形态,強調其枝葉的綠色特征。唐代杜甫在《詣徐卿覓果栽》詩中寫道“不問緑李與黃梅”,此處“緑李”即指李樹植株。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組詞,可參考《北史》、杜甫詩集等文獻。
捱牌暴苛兵律撥棹子曹靖華岑石橙黃橘綠澄醪丑污惷愚除皮叢生得意洋洋滇池對簿公堂發意關情蜂虿格化耕牛為主遭鞭杖狗氣孩兒們黃花地丁隳膽毀三觀江客攪撩鲸濤鼍浪稽驗骒馬良好蓮華白鸾辔鹿駭鹿玉馬腹謀翼内帛疋夫疋婦憑系前望衾材輕徭薄賦起兇嗓門麝衾誓死不二視線泝述貪青逃藏同知頭高頭低脫漏土塗委弊巫媪無是處無衣賢嶲斜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