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緻兇禍。《易·姤》:“九四,包無魚,起兇。” 孔穎達 疏:“庖無魚者,二擅其應,故曰庖無魚也,庖之無魚則是無民之義也,起兇者,起動也,無民而動,失應而作,是以兇也。”
“起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qǐ xiōng
含義:指招緻兇禍。
“起”在此處并非指“站立”,而是“引發、招緻”之意;“兇”則泛指災禍、不祥之事。需注意與“行兇”(實施暴力)等現代詞彙區分。
建議結合《周易》注疏或古漢語詞典查閱更深入的哲學内涵。
起兇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起兇的意思是指出現兇險、不吉利之事或情況,也可以指引起兇惡之事。
起兇的部首是起(qǐ),拼音qǐ,部首是走之意。兇(xiōng),拼音xiōng,部首是山之意。
起兇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涉及古代人們對吉兇預兆的觀念。古人認為生活中有許多事物具有象征性,例如動物、自然現象、陰陽五行等都能帶來吉兇不同的影響。起兇一詞就是根據這種觀念而形成的。
起兇的繁體字為「起兇」。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差異,起兇也不例外。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已經隨着時代的流轉而逐漸變化,現代所用的寫法是起兇的标準寫法。
1. 這個地方風水不好,容易起兇。
2. 别再做這樣的事了,會招來起兇的。
起兇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語,例如起兵、起義、兇犯等。
起兇的近義詞有:惹禍、引兇、招災。
起兇的反義詞是:止兇、趨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