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绿色李子。《北史·齐琅邪王俨传》:“ 儼 器服翫饰,皆与 后主 同,所须悉官给。於南宫尝见新冰緑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2).指绿色李树。 唐 杜甫 《诣徐卿觅果栽》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緑李与黄梅。”
“緑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指未成熟或特定品种的青色李子果实。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例如《北史·齐琅邪王俨传》提到“新冰緑李”,描述了一种用冰镇保存的绿色李子。
泛指李树的整体形态,强调其枝叶的绿色特征。唐代杜甫在《诣徐卿觅果栽》诗中写道“不问緑李与黄梅”,此处“緑李”即指李树植株。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组词,可参考《北史》、杜甫诗集等文献。
《緑李》(lù lǐ)一词是指绿色的李子,其中“緑”表示绿色,“李”则指代李子。
拆分后,《緑李》的部首为“糸”(纟)和“木”,其中“糸”为左半部分,表示与线相关的意思,“木”表示树木。整个字共有13个笔画。
《緑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诗集《诗经》中,表达了对绿李的赞美。繁体字保留了同时存在于简体字和繁体字中的汉字青(qīng)的用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緑李》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古代写法中,“緑”字的左边斜角状的笔画更加明显,表现出水草生长的形象;“李”字的上半部分书写与现代不同,没有横折。
1. 明末著名诗人杨慎言在他的作品中写道:“木青緑李,吾劝宁无倚。”,意为:“树上的绿李,我劝你别倚靠。”
2. 古代将绿李用作形容春天的诗意意象,如“緑李螮蝀(dān dōng)”即指春天的螃蟹。
组词:緑意(表示绿色)
近义词:緑柳(指绿色的柳树)
反义词:红桃(指红色的桃子)
伯夫比各毕业逼主打雄雕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缎疋烦冗诟讟贯索刮刷蛊雕归志胡氛货价祸泉祸灾焦恻矫士蕉叶谨立久别重逢康安苛文块规哐啷夸严赖子燎辉离诡璘豳柳港逦倚笼驾卖契面如凝脂冥魂奶水闹开泥腿杆青衣梦穷丁遶弯桑根线上知牲石实打实受试额豕零戍角泝栰肃栗讨僭铁布衫贴射退舍维斗相候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