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ower officers]
(2) 下屬;屬官
(3) 職位低微的官吏
(1).職位低微的官吏。《後漢書·班固傳》:“如得及明時,秉事下僚,進有羽翮奮翔之用,退有 杞梁 一介之死。”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宋 蘇轼 《答曾學士啟》:“府判學士,天資粹美,儒術講明,向屈處於下僚。”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萬曆 辛丑夏,﹝ 湯盛 ﹞掄選入内。久滞下僚,顧才名顯赫。”
(2).下屬;屬官。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四:“ 呂申公 名知人,故多得於下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庸夫》:“以故下僚欲固其位,不得不賂上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文士之短簡長篇,無非空言假話,下僚之禀帖面陳,俱是讒諂讚譽。”
“下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職位低微的官吏
指古代官場中品級較低、權力較小的官員,常與“高位”形成對比。例如左思《詠史》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通過對比表達對階層固化的批判。
下屬或屬官
指在官僚體系中處于從屬地位的助手或低級官員,如清代文獻提到“下僚欲固其位,不得不賂上司”,反映上下級關系中的依附性。
古代文獻中的用例
現代語境
當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讨論,如分析古代官僚制度時指代基層官吏。
總結來看,“下僚”一詞兼具職位層級與從屬關系的雙重内涵,常見于批判性語境,反映古代社會階層流動的局限性。
下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下級官員或者工作人員。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上級領導或者主管的助手、副手或者助理。
下僚的拆分部首是人(亻)和口(亠)。它的筆畫數為16畫。
下僚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中的典籍《左傳》,這個詞首次出現于該書的第五十一篇《昭公二十年》。在這篇文章中,下僚是指輔佐君主的官員。
下僚的繁體字為「下僚」。
在古代,「下僚」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他是公司總裁的下僚,負責協助他處理日常工作。
2. 這個部門的下僚們都非常敬業,是公司的************。
1. 下級:下級官員或工作人員。
2. 僚機:指軍事上的飛行員的副手或助手。
3. 僚友:指工作中互相協助、合作的夥伴或同事。
副手、助手、助理、下屬
上級、主管、領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