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齡的意思、九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齡的解釋

(1).九歲。 漢 揚雄 《法言·問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烏 乎?九齡而與我玄文。” 晉 陶潛 《責子》詩:“ 通 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謂 武王 曰:‘女何夢矣?’ 武王 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文王 曰:‘女以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終, 武王 九十三而終。” 鄭玄 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後引申為長壽。 唐 殷寅 《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 宋 範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掃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夢帝錫九齡,不賜 管 蔡 ,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九齡"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古代典籍,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壽的尊崇:

  1. 指九十歲的高齡

    這是"九齡"最核心的含義,是"九十歲"的雅稱或代稱。古人常以"秩"或"齡"代指十年為一個階段的年齡,"九齡"即第九個十年,故指九十歲。此用法體現了對長壽者的敬重。

    來源依據:此釋義直接源于儒家經典《禮記》。《禮記·文王世子》記載:"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東漢鄭玄注解說:"九齡,九十年之祥也。" 明确将"九齡"解釋為九十歲的吉兆。後世典籍如《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亦有"九齡"指九十歲的用法。、《辭源》等權威工具書均收錄此義項。

  2. 特指周文王享壽九十七歲(或泛指高壽)

    這個含義與上述典故緊密相關。在《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中,周文王說自己壽命為百歲,周武王說自己壽命為九十歲,文王表示願意将自己壽命中的三年給予武王,故文王終年九十七歲,武王終年九十三歲。後世雖常以"九齡"泛指九十歲,但有時也特指文王享壽九十七歲(取其約數或典故本意),或更寬泛地指代極高的壽數。

    來源依據:此典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另在《逸周書·文傳解》中也有類似記載:"文王受命之九年,時維莫春,在鄗,召太子發曰:'嗚呼!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結合上下文及後世注解,亦指向文王高壽。在解釋時亦會提及此典故背景。

"九齡"的本義是指九十歲的高壽,是中國古代對長壽老人的一種尊稱。其詞源和文化内涵直接關聯于《禮記·文王世子》 中記載的周文王與周武王關于壽數的著名對話典故,因此也常被用來泛指極高的壽數或特指文王之壽。該詞承載了深厚的文化意蘊,象征着福壽綿長。

網絡擴展解釋

“九齡”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九歲
    指年齡為九歲,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

    • 晉代陶淵明《責子》詩提到“通子垂九齡”,描述幼子九歲的狀态。
    • 漢代揚雄《法言·問神》中“九齡而與我玄文”也指九歲。
  2. 九十歲
    源自《禮記·文王世子》的典故:周武王夢見天帝賜予“九齡”,文王解釋為九十歲壽命,後引申為長壽的象征。例如宋代陳以莊《蓦山溪》詞中“九齡五福”即用此典祝壽。

二、用法與場景

三、辨析與補充


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3、4)。

别人正在浏覽...

案隊白龜白論産床查鋪串鈴大穰大有徑庭等閑間鼎姓地頭鬼鬥子鹽斷壟兌利耳識返舍販鬻附旅附隨改抹幹雲幹證根緝緩耳花饧降節鲛帕雞零狗碎精誠眷宅空間站口率姱大蘭薄狼津聯想禮籍龍姿廬劇謀爲不軌鳥聲獸心偶成牌榜平貼七貴三公琴尊散傳三相張家殺伐決斷聖惠方舍戍食三收科太極拳無顔落色仙跸相勸閑廄顯祖揚名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