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洛陽市的意思、洛陽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洛陽市的解釋

在河南省西部,隴海、焦枝兩鐵路在此交會。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東周、東漢、三國魏、西晉、北魏、隋(炀帝)、唐(武後)、後梁、後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稱。1948年設市。人口1323萬(1995年)。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陽拖拉機廠和礦山機械廠。特産洛陽牡丹。名勝古迹有漢、魏洛陽故城和隋、唐洛陽城遺址: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洛陽市是中國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名稱來源于其地理位置特征。“洛”字源于洛水,古代以“水之陽為北”,因城址位于洛水北岸而得名。該市地處河南省西部,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南連平頂山,北隔黃河與焦作相望,地理坐标為北緯33°39′至35°05′,東經111°08′至113°08′。

曆史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先後為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政治中心,現存二裡頭遺址、龍門石窟等6處世界文化遺産。文化方面,洛陽被譽為“牡丹花都”,自唐代起培育牡丹,現有1300多個品種;同時是河洛文化發源地,道家學說和程朱理學均在此形成體系。

現代洛陽已發展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23年GDP達5842.4億元,擁有洛陽石化、中信重工等大型企業,并建設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網絡擴展解釋

洛陽市是中國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重要戰略地位。以下從五個維度詳細解析:

一、詞源與命名

因地處古洛水(今洛河)北岸而得名,"陽"指山南水北的地理方位特征。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最早将洛陽平原稱為"中國",印證其華夏文明核心地位。

二、曆史地位

  1. 千年古都:作為中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曆史上東周、東漢、北魏、隋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累計建都時間達1529年。
  2. 文明發祥地:擁有5000餘年文明史、4000餘年建城史,河圖洛書、絲綢之路起點等文化符號均源于此。

三、地理特征

四、文化标識

  1. 牡丹之都:以國花牡丹聞名,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美譽。
  2. 文化遺産: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産)、白馬寺(佛教祖庭)、關林等三大文化地标。

五、現代發展

2025年數據顯示,作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已形成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産業集群,擁有國家級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市轄區人口約600萬。

注:如需查看具體行政轄區劃分或更詳細曆史沿革,可參考政府官網發布的完整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忒迷失百不一存霸世裱卷壁記純質錯解撮拾電拔墊腳放蕩不羁風行一時管頭谷積古文辭類纂患累揮毫落紙會日火匝匝枷警塉薄勁烈近莅矜平躁釋燼餘急于星火刊革狂斐勞逸兩個肩膀扛張嘴量授列門吝愛臨喪羅曼史路輿緑毛麼鳳名門望族密矢驽骀跄跪七大八小輕重九府青官攘取弱化申文赦宥示信屬镂死鬭檀公策田額殄殲柁工未遑烏膩污上下車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