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問;請問。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啟問起居。” 宋 王鞏 《甲申雜記》:“時 李定資 深鞫 蘇子瞻 獄,雖同列不敢輒啟問。”《水浒傳》第五三回:“ 戴宗 道:‘隻今便去啟問本師。’”
“啓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qǐ wèn,其核心含義為動問、請問,常用于表示禮貌的詢問或提問。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指以謙遜的态度發起詢問,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場合。例如:
結構分析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或深入分析,可參考漢典等專業辭書。
啓問(qǐ wè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啟發性的提問、提出問題。
啓問的拆分部首是口(kǒu),總共有13個筆畫。
啓問在《康熙字典》中并未收錄,它是結合了“啟發”和“提問”的含義所創造的新詞,常用于現代漢語。
啓問的繁體字為啟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啓問的寫法有所不同。啓可以寫作“啟”或“啟”,問可以寫作“問”或“問”。不過,現代漢字的标準寫法已經統一為“啟”和“問”。
1.老師用一種啓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
2.他的問題非常啓問,讓人深思。
1. 啓示(qǐ shì):啟發性的提示,告訴别人某種情況或道理。
2. 啓發(qǐ fā):啟迪,開啟某種能力或潛能。
3. 啓動(qǐ dòng):啟動,并指某種行動的開始。
1. 提問(tí wèn):向别人提出問題。
2. 發問(fā wèn):提出問題,詢問。
3. 詢問(xún wèn):向别人詢問或打聽信息。
回答(huí dá):在回應他人的問題時給出解釋或答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