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漢床的意思、羅漢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漢床的解釋

一種睡榻。隻容一人,故又名“獨睡”。常用作坐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羅漢床”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羅漢床是中國古代傳統家具,兼具卧具與坐具功能,三面圍屏、不帶頂架,左右和後方有矮圍闆。其名稱來源衆說紛纭,主流觀點認為與其造型相關:有束腰且牙條中部寬大、曲線弧度突出,形似“羅漢肚皮”。

二、名稱由來(四種說法)

  1. 形态說:因腿部外擴的曲線形似寺廟中的大肚羅漢,故稱“羅漢床”。
  2. 用途說:早期為寺廟方丈或高僧白天打坐、夜晚休息所用,因僧人尊稱“羅漢”而得名。
  3. 演變說:由漢代坐具“榻”演變而來,明清時期成為待客家具,又稱“彌勒榻”。
  4. 等級說:古代普通僧人睡通鋪,隻有身份高者獨用此床,故以“羅漢”代指地位。

三、功能與使用場景

  1. 小憩與待客:古代區分“大睡”(夜晚正式睡眠)和“小睡”(午休),羅漢床用于小睡,也可待客,被視為禮儀場合的高規格坐具。
  2. 空間擺放:多置于客廳、書齋,中間設幾案、兩側鋪坐墊,兼具實用性與莊重感。

四、結構與分類

五、曆史與文化地位

羅漢床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被家具研究專家王世襄譽為“最理想的卧具”。它不僅是實用家具,更承載了中國古代禮儀文化,尤其在待客時體現尊卑秩序。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漢典、MAIGOO知識、搜狗百科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羅漢床》詞義

《羅漢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床上坐滿了人,形容床上人數衆多,密密麻麻。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羅漢床》的拆分部首是 “糸” 和 “廣”,筆畫數是15畫。

來源

《羅漢床》最初來源于南朝宋陸機的《代書》:“床上一人,猶如猛虎腹内一凡百般兇險,猶如冥冥萬鬼羅漢。”後來演變為成語形式,用于描述人多相擁的場景。

繁體字

《羅漢床》的繁體字為《羅漢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資料,古時《羅漢床》的寫法有所不同,在隋唐時期以前,有的寫作“愛羅漢床”。不同朝代的寫法會有一些微小變化。

例句

他們一起擠在小床上,真是一個《羅漢床》。

組詞

床頭、床尾、床單、床墊、床鋪、床上

近義詞

床上床下、床前床後、坐滿、客滿

反義詞

床空、無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