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徹底。 宋 範仲淹 《奏重定職田頃畝》:“其本官職田上,見收子利,盡底納官。”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應有臣僚進獻文字,曾送史館,或留在中書,剗刷名件,及下吏館,盡底檢尋,降付本院。” 明 徐野君 《春波影》:“專要把這賤人平日做的詩詞歌賦,怕有嘲訕我的所在,盡底拿來與我看。”
“盡底”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含義和用法如下:
拼音:jìn dǐ
結構:由副詞“盡”(表完全)和名詞“底”(表盡頭)組成,組合後表示徹底、毫無保留的狀态。
核心含義
全部;徹底
曆史文獻中的高頻用法
現代使用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書面語或仿古語境中可表達“徹底揭露”或“完全展示”的意味。例如:“公司将腐敗問題盡底公開,以表整改決心。”
關聯知識
“盡”在單獨使用時,讀作jǐn可表示“盡量”(如“盡快”),讀jìn則強調“竭盡”(如“盡力”)。
《盡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最深的底部,也表示最後的盡頭。
《盡底》這個詞由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屍”,右邊的部首是“至”。它共有9個筆畫。
《盡底》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漢字的繁體字形就是“盡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盡底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将“至”的右邊加上兩撇,且上邊的一橫比下面的長。
1. 他在這個行業工作多年,摸索出了賺錢的“盡底”。
2. 這本書的結局已經到了“盡底”,讓人覺得非常震撼。
組詞:盡心盡力、盡快、盡善盡美
近義詞:底部、盡頭、末端
反義詞:頂端、起點、開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