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浪海的意思、浪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浪海的解釋

波浪翻滾的大海。 南朝 梁武帝 《寶亮法師<涅槃經疏>序》:“救燒灼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浪海”的漢語詞典釋義

“浪海”為漢語合成詞,由“浪”與“海”二字構成,其含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語境綜合理解。

  1. 單字解析

    • 浪: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本義為“水波”,引申為“像波浪起伏的事物”,亦可表“放縱、無約束”之意(如“浪遊”),并常用于詩詞中形容動态美感。
    • 海:指“靠近陸地的廣闊水域”,《說文解字》注“天池也,以納百川者”,象征宏大、深邃或事物彙聚的狀态(《辭海》第7版)。
  2. 組合釋義

    “浪海”通常指波濤洶湧的海域,常見于文學描述,如唐代詩人李賀《夢天》中“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的壯闊畫面,暗含“浪海”般的時間流逝意象(《全唐詩》卷390)。現代用法中,該詞可比喻複雜多變的環境或激烈動蕩的局勢,例如“商海浮沉,浪海行舟”等表述。

  3. 權威引用擴展

    • 據《漢語大詞典》,“浪”與“海”連用多用于增強語勢,如清代小說《鏡花緣》中“浪海翻江”形容聲勢浩大。
    • 當代語言學研究中,“浪海”被納入“自然意象複合詞”範疇,強調其通過單字疊加傳遞的意境層次(《中國語文》2023年第2期)。

以上釋義綜合古代字書、現代詞典及文學典籍,覆蓋字源、本義與引申用法,可供讀者全面理解該詞的語義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浪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釋義(文學/自然現象)

  1. 含義
    指波浪翻滾的大海,常用于文學或宗教文本中,形容海洋的洶湧澎湃。
  2. 出處
    最早見于南朝梁武帝《寶亮法師<涅槃經疏>序》:“救燒灼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比喻通過佛法拯救衆生脫離苦難。
  3. 例句
    如“下筆痛快,無滞無礙,猶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引用古文)。

二、天文學術語(月球月海)

  1. 定義
    拉丁名“Mare Undarum”,是月球正面(面向地球一側)的月海之一,位于泡沫海(Mare Spumans)以北。
  2. 特征
    • 位置:北緯6.8°、東經68.4°,直徑約243公裡。
    • 地質:屬于危海盆地周邊擡升區域的一部分,表面不平坦。

“浪海”既可描述自然中的洶湧海洋,也是月球地理的專有名詞。如需進一步了解月海分布或相關文獻,可參考天文學資料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頒榜敝苴不軌之徒擦刮場地唱機呈表粗窺等離子體發颠浮惰府快該覈高迥更替過七河床荷賴猴孫王花神畫外嘩縱交酬教義集録謹對計說鞠通快事辣辛冷署隸首劉禹錫蘆笙梅岑夢絲明情冥然明政糱酒衄鋒旁雪棄材騎夫囚人驅驅攘袂扼腕日餘屍場溯流窮源太行山綠化工程推頓頹雲駃雨外拆生意磈氏沃沃銜肩宵烽寫誠觿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