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鸬鷀陂的意思、鸬鷀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鸬鷀陂的解釋

地名。在 河南省 臨漳 、 内黃 二縣界。《魏書·地形志上》:“ 臨漳 , 天平 初分 鄴 併 内黃 、 斥丘 、 肥鄉 置。有…… 鸕鷀陂 。” 元 王逢 《寄鄭志道教谕兼簡其子宗晦》詩:“ 鸕鷀陂 上發舟航,沙石熒熒亂水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鸬鷀陂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作為曆史地名

鸬鷀陂是南北朝時期位于今河南、河北交界處的一個湖泊,具體範圍涵蓋:

  1. 地理位置:原屬相州地區(今河南安陽一帶),位于臨漳、内黃、斥丘等縣交界處,現大緻在河北魏縣回隆鎮與臨漳縣磚寨營鄉交界區域。
  2.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魏書·地形志》,元代王逢詩中亦有描述:“鸬鷀陂上發舟航,沙石熒熒亂水光”。

二、作為成語的隱喻義

在特定語境中,該詞被引申為成語,含義為:

  1. 基本解釋:比喻才能或品德未被他人發現,如同鸬鷀(一種水鳥)藏于陂塘,僅聞其聲而不見其形。
  2.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懷才不遇或低調内斂的人物特質。

補充說明

兩種釋義來源不同,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若涉及曆史地理研究,建議參考《魏書》等文獻;若為文學修辭,則可側重成語的比喻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鸬鷀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鸬鷀陂》(lú cí pí) 是指一個地名,它指的是古代的一個水潭或湖泊,也可以用來比喻因幹旱而幹涸或日久失修而廢棄的水潭。

拆分部首和筆畫

《鸬鷀陂》的拆分部首是“鳥”和“阜”,部首“鳥”在左邊,表示與鳥有關,部首“阜”在右邊,表示土丘。《鸬鷀陂》的總筆畫數為31畫。

來源

《鸬鷀陂》最初記錄于南宋·陸遊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一句詩:“洗鸬鷀難定陂。”後來這個地名被引用并流傳至今。

繁體

《鸬鷀陂》的繁體字為「鸬鷀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鸬鷀陂》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漢字演變,難以确切追溯其古時候的寫法。

例句

1. 這片鸬鷀陂曾經是一個繁榮的漁村,如今卻變得荒涼寂靜。

2. 幹旱的夏天,附近的鸬鷀陂幹涸了,再也沒有了那些活潑的鳥兒。

組詞

陂塘、湖泊、漁村、水潭、水域等。

近義詞

湖泊、水潭、水域

反義詞

幹涸、廢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