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鸾鳥與鸑鷟。皆鳳屬。用以比喻賢士。《文選·司馬彪<贈山濤>詩》:“昔也植朝陽,傾枝俟鸞鷟。” 張銑 注:“鷟,鳳也,鸞亦鳳類,通言之也。” 唐 柳宗元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詩:“傾筐壅故壤,栖息期鸞鷟。。”集注引 童宗說 曰:“鸞與鸑鷟也。”
“鸾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uán zhuó,由“鸾”和“鷟”兩個漢字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文選·司馬彪〈贈山濤〉詩》
“昔也植朝陽,傾枝俟鸞鷟。”
張銑注:“鷟,鳳也,鸞亦鳳類,通言之也。”
釋義:以“鸾鷟”比喻賢士,表達對人才的期待。
柳宗元《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傾筐壅故壤,栖息期鸞鷟。”
釋義:通過“鸾鷟”暗喻希望賢士栖居此地。
如需進一步了解“鸾”的衍生含義(如車鈴、裝飾等),可參考相關文獻。
鸾鷟(luán zhī)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鳥和鷹,共有12個筆畫。它源于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鸾和神獸鷟,常用于形容鳥獸之美。
鸾鷟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四年》:“總角鸾鷟甘車馳。(總角:古典舞蹈一種動作,意指翩翩起舞)”這是指鸾鷟在駕車前以舞姿馳騁,形容其美麗的飛翔動作。
鸾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鸞鷹,讀音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書法中,鸾鷟的寫法略有不同,常見的古字包括鸾、鳥、鷹和獸等,整體形狀更為明顯,筆畫則較為繁複。
1. 他的飛行姿勢如同鸾鷟般優美。 2. 這篇文章描繪了栩栩如生的鸾鷟形象。
1. 鸾翔鳳舞(形容美麗優雅的舞姿) 2. 鳥獸山林(指野生鳥類和獸類生活的森林) 3. 鷹擊長空(比喻壯麗的景象或英勇的行動)
1. 美麗:形容外表優雅迷人的事物 2. 雄偉:形容莊嚴壯觀的景象或建築 3. 威武:形容威風凜凜、氣勢恢弘
1. 凡鳥:指普通鳥類,與神話傳說中的鸾鷟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