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舉的意思、收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舉的解釋

(1).收養。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俗説: 元服 父字 伯楚 ,為光祿勳,於服中生此子。時年長矣,不孝莫大於無後,故收舉之。”

(2).收系彈劾。《後漢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出為 高唐 令,以嚴苛過理,郡守收舉。” 李賢 注:“收繫舉劾之也。”《後漢書·第五種傳》:“中常侍 單超 兄子 匡 為 濟陰 太守,負埶貪放, 種 欲收舉,未知所使。”

(3).薦舉任用。《北齊書·高季式傳》:“( 高永樂 )子 長命 ,本自賤出,年二十餘始被收舉。”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若加禮收舉,必 蘇氏 之令子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一時之所謂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見收舉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收舉”是一個多義詞,在文言文及曆史文獻中有以下三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收養
    指将他人子女或親屬納入自己家中撫養。例如《風俗通·正失》提到袁元服因“不孝莫大于無後”被父親收養(“故收舉之”)。

  2. 收系彈劾
    指拘捕并檢舉罪行,常見于古代司法語境。《後漢書》記載陽球任高唐令時因嚴苛被“郡守收舉”,即遭拘捕彈劾;第五種欲彈劾貪官單匡時也用此詞。

  3. 薦舉任用
    表示選拔并任用人才。如《北齊書》描述高永樂之子因出身低微“年二十餘始被收舉”,以及王安石提及宋代人才“罕蔽塞而不見收舉者”。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原文段落。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收舉

《收舉》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字義解釋如下:

收:接受、聚集、接納等意思。

舉:舉起、提起、提拔等意思。

下面是關于《收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收:拆分為「攵」(shū)部,總共有4個筆畫。

舉:拆分為「卩」(jié)部和「立」(lì)部,總共有8個筆畫。

關于漢字來源,「收」字源于甲骨文的一種象形字,象征着手臂的彎曲。而「舉」字的字形演變自手中拉扯的繩子,具有舉起、提拔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收舉》仍然保留原來的字形,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

古時候,《收舉》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收」字在篆書中的寫法類似于現代字形,而「舉」字在小篆中的寫法則更加簡潔,把「卩」和「立」兩個部分合并為一個整體。

例句:

1. 他被公司收舉為新任總經理。

2. 我們應該收舉每個人的意見,共同決定。

下面是一些與《收舉》相關的詞彙:

組詞:收集、收藏、收納、舉辦、舉手、舉例。

近義詞:接收、集聚、招募、提拔。

反義詞:放棄、遺棄、排斥、解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