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樓船 ”。
樓舩(亦作“樓船”),是古代一種大型戰船,因船上建有重樓(多層建築)而得名,主要用于水戰或儀仗。以下為詳細釋義:
樓舩指設有層疊樓艙的大型戰船。其名源于船體構造:甲闆上建有多層艙室,形似樓閣,故稱“樓舩”。此類船隻體量龐大,可載衆多兵士及裝備,兼具防禦與攻擊功能,多見于漢唐時期水軍。
來源:《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
分層結構
船體通常分三層:下層劃槳,中層居兵士,上層設指揮台及瞭望台。樓高可達十餘米,外覆皮革或木闆防禦箭矢。
武器裝備
配備弩窗、矛穴,可發射弓弩或接舷近戰。大型樓船載有“拍竿”(利用杠杆原理砸擊敵船的武器),如《後漢書》載“建樓橹,立營壘”。
來源:《釋名疏證補》(清·王先謙)
來源:《中國軍事通史·唐代軍事史》
“樓舩”常與“蒙沖”“鬥艦”并稱,區别在于:
來源:《中國古代艦船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0年。
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中華書局,2008年。
軍事科學院:《中國軍事通史·唐代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席龍飛:《中國古代艦船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您查詢的“樓舩”一詞可能存在書寫差異。根據現有資料,“樓艓”(lóu dié)指一種輕便快艇,見于網絡詞典解釋。而“樓舩”中的“舩”實為“船”的異體字,因此“樓舩”可能等同于“樓船”,即古代大型戰船,具有多層甲闆結構,常見于漢唐水軍,如《史記》記載的“樓船高十餘丈”。
需要說明的是:
請确認具體查詢對象,或補充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答。
暗淡無光按曲标明篦刀璧釭炳煌擦抹讒豎赪膚詞無枝葉悴賤方慝芳躅慣口貫匈故故圭尺規重矩疊果俠降精見責絜身機捩進據績織浚利口啜叩廬老悴僆子令似臨刑裡謡蠻話茂庸昧幽謬誣木本之誼庖脍仆大夫千奴輕使棄信曲垂軟緞世母獅舞史胥殊骛四隩松笠宿雠遂伯堂前讬幽娓娓威儀師相戹閑疾匣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