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名。龍腦香科。樹高八6*九丈,大可六七圍。産于 蘇門答臘 、古南海 波斯 及我國 閩 廣 等地。樹脂稱龍腦香,為名貴的香料。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龍腦香樹,出 婆利國 , 婆利 呼為固不婆律,亦出 波斯國 。其樹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山龍腦香,肥者出婆律膏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龍腦香樹漢語 快速查詢。
龍腦香樹是一種常綠喬木,屬于龍腦香科,其名稱來源于其樹脂産物“龍腦香”(俗稱冰片)。以下是詳細解釋:
植物形态
樹高可達20-30米(約八九丈),樹幹粗壯,直徑可達數米(“大可六七圍”)。葉片革質,卵圓形,邊緣光滑,表面有光澤;花朵為白色,呈圓錐花序,果實為卵圓形革質幹果。
産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蘇門答臘、古南海波斯(今伊朗地區),以及中國福建、廣東等地。
樹脂産物
樹幹分泌的樹脂經加工後形成結晶,即“龍腦香”,又稱天然冰片。其質地純淨時無色透明,氣味清香,是古代至現代重要的名貴香料。
藥用功效
龍腦香性寒,味辛、苦,歸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作用,常用于中藥配方,屬于開竅藥範疇。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描述:“龍腦香樹出婆利國(今印尼),波斯亦産。樹分肥瘦,瘦者産山龍腦香,肥者産婆律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酉陽雜俎》或中藥典籍《本草綱目》相關記載。
《龍腦香樹》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四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一種産自西南地區的植物。接下來我們來拆分它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龍(long)腦(nao)香(xiang)樹(shu)。
筆畫:龍(9畫)腦(11畫)香(9畫)樹(8畫)。
這個詞來源于中文詩歌《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以描述西南地區的美麗景色而聞名,從而衍生了這個詞語。
在繁體中文中,龍腦香樹的寫法為龍腦香樹。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龍腦香樹的古漢字寫法為龍腦香樹。
以下是一些關于龍腦香樹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龍腦香樹相關的組詞:
以下是一些與龍腦香樹近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龍腦香樹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