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press good wishes] 祝福,頌揚
頌揚祝福。 宋 陸遊 《天申節進奉銀狀》:“效頌祝於萬年,適逢盛際。”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先文靖》:“嘗搆小樓於室之東北隅,既落成矣,賓朋酒酣,相為頌祝。” 阿英 《漫談初期報刊的年畫和日曆》:“其他大小報紙,也大都有‘賀年小啟’和頌祝新年文章。”
“頌祝”是一個漢語成語,由“頌”和“祝”兩個詞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是頌揚贊美與祝福祝願的結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構成與含義
使用場景
該詞常見于正式或書面語境,例如:
曆史用例
清代嚴有禧《漱華隨筆》記載,賓朋聚會時“相為頌祝”,可見其社交禮儀功能。近現代報刊如阿英所述,亦用“頌祝新年”傳遞時代祝福。
延伸辨析
需注意與單純“祝福”的區别:“頌祝”更強調贊美與祝願的雙重性,多用于對已有價值事物的肯定與未來期許的結合。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集中的實例。
《頌祝》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包含了兩個意思。
首先,《頌祝》意指對某人或某事表示高度贊美和祝福。它傳遞出對美好事物的贊頌和對人們的祝福。這個詞常用于稱贊一個人的成就、表達對他們的祝福和希望。
其次,《頌祝》也可以指某些傳統文學作品中的贊美和祝福部分。這些文學作品往往是以詩歌形式表達的,用于歌頌英雄、祖國或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場合。
《頌祝》的拆分部首為「頁」和「示」。
「頁」代表「紙頁」,是表示文學作品的部首。「示」代表「示範」,是表示表達、傳遞的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頌祝》的總筆畫數為21畫。
《頌祝》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吟詩作賦。最早在《詩經》等經典作品中就有對美好事物的頌揚和對人們的祝福的表達。
在繁體字中,《頌祝》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保持一緻:
繁體字「頌祝」
在古代漢字中,《頌祝》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以「頌」為例,古時的寫法是「頌」,它的字頭是「頁」而非「頁」。
以「祝」為例,古時的寫法是「祝」,隻有兩個筆畫。
以下是一些使用《頌祝》的例句:
1. 他發表了一篇《頌祝》的詩歌,歌頌了祖國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2. 在新年到來之際,我向大家緻以誠摯的《頌祝》,祝福你們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幸福快樂。
與《頌祝》相關的組詞有:
1. 吟頌:用詩歌歌頌。
2. 祈祝:以神聖的方式祈願。
3. 追贊:對人或事物持續贊賞。
與《頌祝》近義的詞語有:
1. 贊美:對美好事物的稱贊。
2. 祝福:對人們的祝願和祝福。
與《頌祝》反義的詞語有:
1. 批評:對事物進行負面的評價。
2. 詛咒:以邪惡的方式進行神秘的咒語和詛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