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il member of the herd] 有害馬的。後指危害集體的人
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莊子·徐無鬼》
《莊子·徐無鬼》:“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郭象 注:“馬以過分為害。” 成玄英 疏:“害馬者,謂分外之事也。”害馬者,原意為有害于馬的天性的事情。後亦用以比喻有危害性的事物。 晉 孫綽 《遊天台山賦》:“于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閑,害馬已去,世事都捐。”此喻指嗜欲。《梁書·賀琛傳》:“庶亂羊永除,害馬長息,惟新之美,復見今日。” 唐 高適 《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外》詩:“若将除害馬,慎勿信蒼蠅。”此喻指蠹政。
“害馬”一詞源自《莊子·徐無鬼》,其含義經曆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演變:
一、本義與出處 原指損害馬的自然本性的行為或事物。《莊子》中記載牧馬人通過“去害馬”來維護馬群健康,比喻治理天下應去除有害因素。
二、引申含義 後發展為比喻危害集體或社會的人或事物,如:
三、語言關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現代口語中更常用“害群之馬”表達類似含義。其核心始終圍繞“去除有害因素以維護整體”的哲學思想。
害馬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損害馬匹或馬的疾病。在引申義中,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損害和破壞他人的利益或幸福。
拆分部首和筆畫:害(宀+巳),馬(馬)。害的部首是宀,總筆畫數是5。馬的部首是馬,總筆畫數是3。
來源:害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循吏傳》中,原文是:“皆曰吾馬病害,非吾所為。”引申義則是後人在馬匹幫助人類生活和生産的過程中,意識到它們也可能遭受損害,進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繁體:害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害馬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1. 他從小就喜歡害馬,捉弄馬匹成了他的惡習。2. 這位官員貪污受賄,害馬無數,被判處重刑。
組詞:害蟲、害人、害羞、害怕、害處。
近義詞:傷害、損害、毀壞。
反義詞:保護、愛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