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龍潭虎穴。 元 朱凱 《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開了天關地戶,跳出這龍潭虎窟。”《水浒傳》第五九回:“你便是 那吒 太子,怎逃地網天羅?火首金剛,難脫龍潭虎窟!”參見“ 龍潭虎穴 ”。
“龍潭虎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lóng tán hǔ kū,字面意思是“龍潛居的深水潭,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或充滿挑戰的境地。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水浒傳》《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龍潭虎窟》是一個成語,意指兇險惡劣的地方,形容困難重重、危險異常的情境。
《龍潭虎窟》由3個漢字組成:
1. 龍:部首為龍部,總筆畫數為16。
2. 潭:部首為水部,總筆畫數為15。
3. 虎:部首為虍部,總筆畫數為9。
《龍潭虎窟》的總筆畫數為40。
《龍潭虎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據說,在古老的山林深處,有一個險惡的地方,裡面有龍潭與虎窟,十分兇險。慢慢地,人們将這個地方的惡劣環境比喻為困難險惡的場所,并把它稱為《龍潭虎窟》。
使用繁體字書寫,《龍潭虎窟》為《龍潭虎窟》。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些與現在不同的地方:
1. 龍:古時候的龍字有“竜”、“門”等變體。
2. 潭:古時候的潭字有“壇”、“瞰”等變體。
3. 虎:古時候的虎字有“虍”、“虐”等變體。
1. 這次考試真是進入了《龍潭虎窟》,題目都太難了。
2. 在陌生的城市裡找工作,簡直像是掉進了《龍潭虎窟》。
1. 龍門虎将
2. 潭水青蛙
3. 窟窿一樣
1. 驚險萬分
2. 危險重重
3. 兇險惡劣
1. 平坦道路
2. 安全港灣
3. 一帆風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