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龙潭虎穴。 元 朱凯 《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水浒传》第五九回:“你便是 那吒 太子,怎逃地网天罗?火首金刚,难脱龙潭虎窟!”参见“ 龙潭虎穴 ”。
“龙潭虎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óng tán hǔ kū,字面意思是“龙潜居的深水潭,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或充满挑战的境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处,可参考《水浒传》《初刻拍案惊奇》等文献。
《龙潭虎窟》是一个成语,意指凶险恶劣的地方,形容困难重重、危险异常的情境。
《龙潭虎窟》由3个汉字组成:
1. 龙:部首为龙部,总笔画数为16。
2. 潭:部首为水部,总笔画数为15。
3. 虎:部首为虍部,总笔画数为9。
《龙潭虎窟》的总笔画数为40。
《龙潭虎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据说,在古老的山林深处,有一个险恶的地方,里面有龙潭与虎窟,十分凶险。慢慢地,人们将这个地方的恶劣环境比喻为困难险恶的场所,并把它称为《龙潭虎窟》。
使用繁体字书写,《龙潭虎窟》为《龍潭虎窟》。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一些与现在不同的地方:
1. 龙:古时候的龙字有“竜”、“門”等变体。
2. 潭:古时候的潭字有“壇”、“瞰”等变体。
3. 虎:古时候的虎字有“虍”、“虐”等变体。
1. 这次考试真是进入了《龙潭虎窟》,题目都太难了。
2. 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工作,简直像是掉进了《龙潭虎窟》。
1. 龙门虎将
2. 潭水青蛙
3. 窟窿一样
1. 惊险万分
2. 危险重重
3. 凶险恶劣
1. 平坦道路
2. 安全港湾
3. 一帆风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