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素的意願。《宋書·謝景仁傳》:“ 述 ( 謝述 )知非 景仁 夙意,又慮 高祖 命之,請急不從。” 唐 白居易 《祭弟文》:“今已請長告,或求分司,即拟移家,盡居 洛 下,亦是夙意。”
“夙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夙意”指平素的意願或早有的想法,由“夙”和“意”組成:
時間維度
強調“久已有之”,例如《宋書·謝景仁傳》提到“非景仁夙意”,即說明某種意願并非謝景仁原本的長期想法。
情感内涵
常用于表達對某種志向或追求的堅持,如白居易在《祭弟文》中寫道“亦是夙意”,暗含對早年願望的堅守。
“夙意”是一個帶有文言語感的詞彙,核心含義是“長久持有的意願”,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宋書》《白居易集》等文獻來源。
夙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指長久以來的心願或意願。它強調了一個人由小至大、由遠及近的長期期望和追求。
夙意的字形由“夕”的複寫和“心”組成,其中“夕”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時間的長久;“心”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内心的意願。整個字共有8畫。
夙意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鹿鳴》一篇中,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傳統詞彙。
夙意的繁體字為「夙意」,在繁體字中并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夙意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總體上仍然是由「夕」和「心」組合而成的。
1. 他一直以來都懷着夙意,渴望成為一名音樂家。
2. 她的夙意是成為一位醫生,為人類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夙志(長久的志向)、夙懷(長期的懷念)、夙願(長久的願望)
心願、志向
轉瞬即逝的念頭、目标放棄的意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