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识的意思、表识的详细解释
表识的解释
亦作“ 表帜 ”。标记;标帜。《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 青 、 徐 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当日 籛公 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
词语分解
- 表的解释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 显示: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表汗。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
- 识的解释 识 (識) í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刵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识 (識) ì 记住:博闻强识。 标志,记号。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表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
基本含义
“表识”读作biǎo zhì(部分网页注音为“biǎo shí”,但更常见为前者),意为“标记”或“标帜”,指通过符号、标志等对事物进行标识或记录。例如《汉书·王莽传下》提到起义军“无文号旌旗表识”,即缺乏明确的标识符号。
-
异体与演变
该词亦写作“表帜”,两者通用。如《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中“表帜”用于指代军队的标识旗帜,清代文献则用“表识”描述碑刻标记。
-
字义分解
- 表:本义为“外部显现”,引申为表达、标明(如“表明”“表示”)。
- 识:此处读“zhì”,意为“记号、标志”,与“志”通假(如“标识”),区别于“shí”(认识、知识)的读音。
-
古籍用例
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如《后汉书》提到“表识其墓”,即通过标记记录墓地信息,体现其工具性功能。
-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表识”,更多以“标识”“标志”替代,但古籍研究或特定语境中仍保留原词。
“表识”是一个兼具动词(标记动作)和名词(标记符号)含义的古典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三国志》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表识(biǎo shí)这个词是指一种标志、标识或标记。它可以用来指代由图形、符号、字母等构成的表示特定信息或含义的表征物。下面是关于表识相关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表识这个词是由“衣”部和“言”部组成的。它的拆解部首是“衣”,并且它有6个笔画。
来源:表识一词源于汉语中的“表”和“示”,表示外面的显示或说明。这个词首次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当时对事物进行标记或标识的通用词语。
繁体:在繁体字中,“表识”这个词的写法为「表識」。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表识的字形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整体上保持了“表”和“示”的基本形态。
例句:她戴着一顶帽子,帽子上有一个蓝色的表识,表示她是工作人员。
组词: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使用表识来构成一些常用的词组,如“标识”(biāo shí),意为特定的标志或标记;“标识符”(biāo shí fú),意为在计算机编程中用来标识变量或函数的符号等。
近义词:与表识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标志”(biāo zhì)、“标记”(biāo jì)等,它们也可以用来表示特定的标志或标记。
反义词:表识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使用“未标识”(wèi biāo shí)或“未记录”(wèi jì lù)等词语来表示没有标志或记录的情况。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爱巴物儿不吊不是个儿不唯草席岔路口长夜饮陈宝骋伎耻言人过触目伤怀粗举丹霞浆雕镂东土法凡生股东故君汉旅恒态横征和液慌悚葫芦依样家公贱阴蛟电籧篨糠糜枯莲捆闼礼制落阱下石率陋明晳朴樕频蹙强立漆齿七伐琼粉穷幽极微秋发秋伏求亲三言二拍史氏记诗源梳背厮搏铁鑛头里人土伯特王蚥亡绝僞朝雾袖衔木鸟先醒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