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霞妝的意思、曉霞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霞妝的解釋

古時婦女的一種美容妝。 南唐 張泌 《妝樓記·曉霞妝》:“ 夜來 初入 魏 宮,一夕 文帝 在燈下詠,以水晶七尺屏風障之, 夜來 至,不覺面觸屏上,傷處如曉霞将散,自是宮人俱用臙脂倣畫,名曉霞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曉霞妝”是中國古代女子的一種妝容,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盛行于唐代。其名稱和形态均與自然意象相關,以下從起源、特點及文化影響三方面詳細解釋:

1.起源典故

曉霞妝的由來與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薛夜來有關。據南唐張泌《妝樓記》記載,薛夜來夜晚誤撞水晶屏風,面頰受傷後留下如朝霞将散的痕迹,文帝認為此痕凄美動人。此後宮女紛紛用胭脂模仿這種傷痕,形成了“曉霞妝”。這一傳說也被稱為“斜紅妝”的起源。

2.妝容特點

3.文化意義

曉霞妝是唐代女性追求個性美的體現,其“凄美”特質反映了當時對殘缺美學的包容。它不僅是妝容創新,更成為詩詞中的意象,如清代黃金石的詩句“玉面偶然屏上觸,宮人争效曉霞妝”便化用了這一典故。

補充說明:

現代影視作品(如《花木蘭》)中曾出現類似曉霞妝的設計,但因曆史還原度存疑引發讨論,側面印證了這一妝容的文化影響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曉霞妝

曉霞妝是一個描述女子妝容的詞語,指的是在黎明時分或者傍晚時分,女子化妝後的容顔猶如朦胧的霞光一般美麗動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曉(日字旁,4筆) 霞(雨字旁,12筆) 妝(女子,10筆)

來源

曉霞妝一詞誕生于中國古代文學,最早出現在宋代詩詞中,被用來形容女子妝容的美麗。

繁體

嚆霞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使用繁體字的時候,曉(曉)的寫法是“日咼”、霞(黽)的寫法是“黽邪”、妝(妝)的寫法是“壯女”。

例句

她穿着一襲素雅的衣裳,配上淡雅的曉霞妝,整個人看起來宛如仙女下凡。

組詞

曉霞、妝容、迷人

近義詞

晨光妝、朝霞、嬌豔

反義詞

素顔、脫妝、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