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名。指 昆侖山 。傳說山上産大禾。《文選·張協<七命>》:“ 大梁 之黍, 瓊山 之禾。” 李善 注:“ 瓊山 禾,即 崑崙之山 木禾。《山海經》曰:‘ 崑崙 之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東宮赉米啟》:“ 滍水 鳴蟬,香聞十裡, 瓊山 合穎,租歸十縣。”
(2).山名。在 海南省 瓊山縣 南。《清史稿·地理志十九》:“ 瓊山 (縣)南 瓊山 ,縣以是名。”
(3).比喻雪覆之山。《群音類選·泰和記·謝東山雪朝試兒女》:“瓊山隱隱,銀濤滾滾,霎時間封盡青黃。”
“瓊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昆侖山
指古代傳說中的昆侖山,以産“木禾”著稱。據《山海經》記載,昆侖山上的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象征豐饒。
海南瓊山縣南的山
位于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南部,清代《清史稿》記載“瓊山(縣)南瓊山,縣以是名”,即該縣因此山得名。
雪覆之山
用于形容被白雪覆蓋的山巒,如古詩文中的“瓊山隱隱,銀濤滾滾”。
人才或富饒的象征
引申為“人才出衆、才華橫溢”或“富饒美麗的家鄉”,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瓊山合穎,租歸十縣”。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山海經》《清史稿》等文獻或相關詞典來源。
瓊山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即“瓊”和“山”。
“瓊”字的拆分部首是“王”,它由12畫組成;“山”字的拆分部首是“山”,它由3畫組成。
瓊山在古代文獻中常被用來形容山川之美,特指美麗的山景。它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中,尤以詩歌最為流傳,如白居易的《瓊樹》。
在繁體中,瓊山的寫法是「瓊山」。繁體字“瓊”在字形上比簡體字“瓊”更為複雜。
古代對瓊山的寫法有多種變化,常見的如「瓊山」、「窮山」、「深山」等。這些寫法多用于描述山中奇景或尋常山水。
1. 此地風光秀麗,是一片真正的瓊山。
2. 攀登瓊山,一覽群峰之美。
瓊宮、瓊樓、瓊漿、瓊花、瓊脂等
美山、秀山、山水、怪石等
平原、草原、沙漠等
【别人正在浏覽】